NO.2394:我的冬日暖阳
(2020-12-12 19:54: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394:我的冬日暖阳
——我与《中国教师报》的故事
2016年1月份,叙事者创立了。《中国教师报》成长周刊,率先报道了叙事者团队活动的事迹。那时,五十周岁的我满怀期地待加入叙事者团队。那时,我身心疲惫到了极点。《中国教师报》和叙事者一样,成了我的冬日暖阳。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反复阅读对叙事者团队活动的报道,反复阅读了《中国教师报》对周庆吉和杨雪梅等多位叙事者优秀教师的报道。叙事者团队活动,叙事者优秀个人的成长故事,让我找到适合我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所在。由此,我开始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最初与中国教师报结缘,是2003年。听一位教育专家做报告,其中谈到“假作业”问题:教师布置作业多多,学生写的作业多应付成分多,事倍功半。山东实验中学一位物理教师,就教学生做108道题。这108道题,是从上万道练习题中筛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还要将解题思路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如果这道题有三种或五种解题思路,都要一一讲明白。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的物理得分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学习山东实验中学物理教师的先进经验,每次布置作业,我都事先做一遍,精选典型训练题,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练习。我写了一篇《“假作业”和“108道题”》,幸运地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了。
参加叙事者后,我的一篇坚持诵读经典助力成长的文章,在《中国教师报》发表了,实现了我五十岁后发稿的零的突破。这次发稿,坚定了我自我完善提升的信念。
后来,我的一篇文章被叙事者编辑写了编者按在叙事者公众号上发表了。《中国教师报》编辑看到后,给我提出问题和修改建议。编辑老师循循善诱,我超常发挥,有了编辑修改后的第二稿和第三稿等。每次修改,都感到自我纠错提升的美好。编辑老师将我的几篇稿子整合润色后编发了,对我之后的更好学写教育教学叙事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引导激励作用。
再后来,有《中国教师报》征文,我都努力争取参与。比如成长周刊有关“后浪”的征文,我就投了三份稿件,其中一份关于《我的“师傅”是后浪》的稿子,我已经在平时的学写教育叙事中,改过五六遍了。因为面对贴心教师成长的报纸,我这个在努力学优秀他人中成长的五十多岁的教师,总觉得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成长故事要写。
结缘《中国教师报》,在阅读和投稿中,更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好地扬长避短。她,是我的冬日暖阳!
作者:赵成峰
新浪博客:吾言之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