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84:图书室里的志愿者
(2020-12-07 09:43:2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384:图书室里的志愿者
小小管理员
“你们愿意做图书管理员吗?就是学会借书,能准确的借还并填写借阅记录,其次就是在有空的时候,帮着老师来拖拖地和擦擦书橱上的灰尘?”
我对初一的喜欢读书借阅图书的同学这样说,有些同学选择了放弃,身子开始口后抽。有些同学迎面站得更挺拔了,似乎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翟昊天,就是这样一个志愿者。
开学过去有三个月了。翟昊天还自己坚持到图书室来打扫卫生,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的举动,让我感动。最初,我让同学们帮着打扫卫生,并不是最终目的。因为我看到有些同学,看了书以后乱放,把阅览室的作为弄得乱了,也不知道整理。我的确为这种现象感到悲哀,我事先做这种工作,我知道有些同学就会去做,就形成一个氛围,认真填写节约记录、把图书放回原处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就是一个做最好自己的体现。
开展读好书、好读书和做好人,已经随着学写教育教学叙事过去五年了。最初,只是嘱咐每个喜欢借阅的同学,在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方面,都要做最优秀的自己。
一本好书,和一个做最优秀的自己,曾经激励着同学们努力前行。
也有的同学,在学习文化课上怵头,却在借阅图书为同学服务方面做得非常好。这种借阅活动中的图书管理员,实际上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公益岗位。这些同学,看到了助人的美好力量和智慧。我想,这些提升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是一个美好的记忆和动力。我曾经设立了图书室管理日志,记录了同学们修补图书整理图书的种种,让图书管理员们,真切体验到了一种志愿者的美好生活。
志愿捐助者
图书借阅,不仅仅体现在看文字版的图书,更体现在借阅活动中好习惯的养成。
记得一个同学,曾经主动表示:希望将自己看过的图书捐赠到图书室。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举动,由于我的迟疑,这个事情没有推进下去。我主要担心,同学的图书会因为管理不力丢失。我没有想到,我的这种担忧让同学的一个美好的愿望落空。好在我及时肯定了这个同学的表现:“我首先代表学校图书室,感谢你热情和慷慨相助!”
这样的捐助,我是接受过的,那就是任道成老师的。他一次性捐赠了六七十本《读者》,这些书,曾经是某几个班集体阅读课上主要读本。这些都是任老师主动的行为,任老师消除了我的顾虑我才接受了的。任老师的行为,和以后一些老师将自己不看的杂志放到阅览室,也都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还有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庄学三老师,在退休的时候,将自己订阅的《书法》杂志数十本,留在了图书室。
一起来浇花
周一刚到办公室不久,就发现窗台上的花需要浇水了。
于是,我端着花盆送到外面有阳光的地方。
翟昊天在远处看到了我,就向这边走来。
一种直觉告诉我:翟昊天要参与这件事情。
当我端着花盆和脸盆走到办公室门口时,他就站在门边了。
“我们一起浇花吧!”
我本来想让他端水,可是还是觉得他小,给了他分量轻的花盆,让他放到阳光下。
事后,我反思自己的不足,就是怕累着他似的。这是一个教育者的大忌,这种过份的溺爱,往往对学生或孩子的成长不利。
等我浇花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他仅仅享受了这种端花盆的劳动。实际上,如果我选择让他担当端水的任务的话,他肯定也参与了后面的浇花。参与浇花,我们可以有更多互动。没有让他担任更大的任务,以后的师生互动就戛然而止了。
记得每次他来了,就是拖地。我想,我们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事情发生了。我问他读过《论语》和《道德经》吗?他告诉我:读过。不对,读过《三字经》。
最后,翟昊天选了一本书走了。洗完这本好书,和他的自觉主动,一起走得更高更远。如果有机会,我会让他参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