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47:善与德的上中下(小)
(2020-11-20 11:51:2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347:善与德的上中下(小)
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个积善成德的过程。
我们按时上课,做好课前准备,我们复习预习,我们助人为乐,我们集中精力,我们积极参与。说实在的,我们经常背道而驰,种种原因:我们自身的疲惫劳累,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掣肘。
我们常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似行小善,实际上已经是中善,需要一种文化智慧和意志力的支撑。毛泽东先生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达到这种境界,很难!
自我反省一下怎么样呢?
家务劳动方面少了
妻子生病或身体不太好时候,我负责买菜做饭。
现在,我除了早晨做一个菜之外,很少做家务了。买菜、做饭都成了妻子的事情。我心里惭愧,但是每天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甚至思维也都停止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也就只好乐享其成。
我努力去做菜,从摘菜洗菜切菜,看着一道菜做完,成为饭桌上的佳肴。这种佳肴的称谓,是我自封的。没有人说我做得好吃,虽然我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记得第一次做土豆,把土豆切成了块,结果没有做熟。我也半生不熟的吃下去了,我不是喜欢吃这种半生不熟,实际我知道人生的担当责任就是如此——自己做得自己就应该担当。
就说我做得别人不喜欢吃的菜吧,有时我要做一顿吃三顿。为什么呢?两顿吃不净(没有吃完)。
我有拖了一下地,刚才六年级一个班的家长会,在我的办公室(图书室)召开了。地上多了尘土,尘土多了,就要及时清理,要不然书籍上有了灰尘清理起来就麻烦了。
流了一些汗,心里痛快了不少!
锻炼次数多强度小
每次做大礼拜,不到二十个就汗流浃背,再继续做汗水就顺着毛孔往外淌。秋冬季节,大出汗对身体不好,损伤精血。于是我做几个大礼拜,感觉身体微微出汗就不做了。等看会书,做一些题或写几段文字后,感觉身体皱巴巴的了,再继续做。
夏天做,出汗多点没有啥问题,但是秋天冬天不行!
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类似的规律吗?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解决情绪问题,在梳理事情。如果不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情绪,盲目地就事论事,往往适得其反。班主任们,多次为家长会和期中考试,召集学生开会;或者为跑操纪律问题和作业问题,召集学生强调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道理不明白,方法不会,盲目地让学生用功,责任是盲人骑瞎马。所以,现在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干部,进一步练好学生学习的基本功,预习复习和自我管理的基本功。
好的教学习惯,是不是也应该这样。
李标老师讲自己的实践课调给我了,是不是让我有这样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与学生有更多的较高质量的互动。记得上次讲课,我见同学们要么坐得笔直一动不动听课写笔记,要么趴在桌子上半睡眠状态。
锻炼身体要适度,要增强体质不要让身体受伤,教学也是要增强教师和学生学习热情和潜能。还是要抓住教学的根本,从兴趣培养和潜力挖掘上下功夫。
我精选习题,从复习检测基础入手,一步步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我的压腿抻筋也在大礼拜中得到了拓展,就是我前后压腿快接近一字马了。虽然这种接近,还是实际上的十万八千里,但是我感受到十几年来,每天一毫一厘增加压腿量的努力,我感受到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