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33:“倒数第一”的课代表
(2020-11-16 08:26:3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333:“倒数第一”的课代表
记得大概是小学三年级,我迷上了乒乓球。
迷到一个什么程度呢?晚上做梦拥有了自己的乒乓球和球拍。那时候,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而言,这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为了能打上乒乓球,我们用其他的有弹性的小球代替;没有乒乓球拍,我们直接用手掌,或者用塑料板自己制造一个;没有乒乓球案,我们就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后来学校师生动手,自己砸石子,在生产大队支持了一些水泥钢筋以后,老师们自己盘了水泥乒乓球案。
我家住得离学校近,就隔着一个河滩。每天早晨,我都背着书包早早上学。父母也没有多问,因为我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眼里,都是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
我去的这么早,不是读书更不是做题,就是为了占乒乓球案子,可以和早到的同学打球。
那时,一到下课铃响,我就准备拿书包里的球和球拍,准备第一个跑到乒乓球案前,也就有了课间打球的机会。同学的一个旋球和扣杀,我要是接不住,我就反复琢磨,知道可以接住为止。为了这个,我练习眼睛的灵敏,练习发球的多边,练习扣杀的有力,练习接住同学们各种各样的球。
我等待着一个机会,六一节活动的时候,要进行乒乓球赛,我要夺冠。六一活动中,我如愿以偿,我得到了我们那个山村小学的冠军。我的体育,比如调高、跳远、投掷、跑步等,都是倒数第一,唯一的是乒乓球比赛让我扬眉吐气。后来,我希望获得村小联赛的冠军。所谓联赛,也没有多少人,就是我们这所学校的前几名与另一个学校的前几名在一起比赛,我又侥幸获得了第一。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
一次交作业,老师说少了一本语文作业。让我查找,最后查来查去,就是我没有交。那时,我心里怅然若失——我这是怎么了。作业写得最好写得最工整的完成的最好的,不是我吗?我回去一看,作业竟然忘记做了。赶紧补上。
接下来数学测验,考试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一般到办公室去,都是看到我的成绩远远高出其他同学的,老师表扬的话都让我听得不好意思了。这次走进办公室,竟然有一种不一样的氛围。老师把一张卷子抖在我面前,上面赫然用红笔打着一些错号,再看成绩:平时的满分或九十多分,变成了三十三分。我刚刚在想,是不是这次考试题难了,老师把平日学习基础不好的一个同学的卷子亮在我眼前,上面赫然写着一百分,我一下掉到了冰窟窿里去了。我像一不小心走进了另外一个星球和时空隧道,虽然同学老师都没有变,但是我变了,变得让我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那个好学、学习成绩好的“天才”是哪里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段时间我的心思根本没有在学习文化课上,怎么会有好好成绩呢?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心驰神往到打乒乓球上去了。这是小测试,如果我不悬崖勒马,我会掉进学习的万丈深渊不能自拔。我开始反省自己,课上是否集中精力,课下是否认真复习预习,不会的问题是否及时请教老师同学。
那次,我们的班主任,也是用食指点在我的额头上,用力一推!那一推,多少年以后,乃至现在我时时想起,就像是在昨天。
后来我读书,看到一句话“祸患长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我常常以此警醒自己。这是在个人修养方面,我一直处于学习进步又自暴自弃的徘徊状态,直到我努力从经典文化中寻找提升修养的契机,从《地藏经》和《楞严经》《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中,找到了一些登攀的阶梯。
后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中,看到一句话:一个学生的成长,受到几十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种因素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成长的下滑。其实,成年人也是如此。知道努力前行的不易,所以我要珍惜身边的成长环境,珍惜身边的成长文化,珍惜身边的优秀他人,珍惜每个可以扬长避短的机会。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真正锲而不舍的成长或前行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