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331:学习成长无小事
学生的问题,有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问题——涉及教师教的快慢练习是否及时。温故是否知新,知新是否温故,这个问题需要师生更高的默契。
学生学习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学生身心活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教师针对具体人和事进行深入地探究。
学生不理解
上一次,丁俊超在纬度经度问题上出错了,我专门找他讲了。他当时表示明白了,这次讲评课上,他小声嘀咕:“还是纬度那地方不理解!”
因为有其他同学提问,我也就把这个细节忽略了。过后,这小声嘀咕,却时常浮现出来,这个地方我肯定没有讲透彻,起码对于促进丁俊超理解方面是没有到位的。
作为教师,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个问题说是会了,而且讲给学生听了,甚至让学生也会了。其实,自己未必真正了解透彻了这个问题。纬度经度,很长时间我都是一种表面的识记,至于它们的内涵是多次看经纬网示意图才彻底明白了。这种彻底明白,以至于不仅理解初中地理问题,而且可以解释一个高中地理课上的问题。
其实,这种问题意识最可贵。呵护并引导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我曾经试图这样讲,比如一些相近纬度的岛国和内陆国家,这种状况不明显,就是南北距离不是足够大。
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带头走进探究领域,探究自己的成长问题,探究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被表扬的下滑
作为课代表,她的成绩在下滑,我在找原因。
自己的不够扎实,教师要求不够严格。总是利用课代表等帮着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比如布置作业收缴作业,至于提问或其他方面的交流很少,处于一种灯下黑的教育盲区。
我写了一篇《希望我们开心健康成长》,也没有发到群里。我想应该有的放矢才好,前一段时间,给张景尧写信等,也是为了促进他提高。的确有进步,但是没有那么理想。教师的改变,有时是微调,关键是唤醒。没有发自内心的主动成长,一切外在的努力都将付东流。
关于比较多接近教师的同学,都纳入了加减分活动圈了。像课代表这种情况,也要加入这种相互监督促进的师生互动。教师的工作要找契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锲而不舍和实实在在。就像是这个周日的晚上,我在做着一个个地理题,思考着教与学的一些问题。
另一个课代表丁俊超也是如此,那次他主动找我让我给他提一些缺点和不足,我没有说更加具体的,只是说了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一个人要真正成长,必须非常在乎这件事,另外必须有相应的方法方式途径和内容。我才安置培养了一些教学助理,就是想让同学们相互学习促进。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这是学习干部培养弊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上能下,能像其他同学认真虚心学习,才是正确引导管理的关键。
地理课的学习任务比较繁杂,属于综合性的。比如有些同学善于看图识记,有些同学善于探索,有些同学善于操作电脑,有些同学积极参与管理。有些同学经常接触老师,客观上帮助老师更好更加全面的理解学生,更好与学生沟通形成前行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