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223:学校图书借阅管理走在路上

(2020-09-29 09:32:3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223:学校图书借阅管理走在路上

今天,学校开运动会。我给级部主任任道成老师请假,自己清理图书很忙,无法替其他教师去运动会当裁判或其他工作人员。

其实,图书的账目清理,一个学生也会一本本从图书管理软件上清理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于清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做出一种真实合理的解释,维护图书管理的严格性和制度性,给上级管理部门,给广大的师生读者,给参与图书管理援助工作的教师一个交代,也为以后的图书管理——购入新书、图书借阅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才是一个图书管理员需要认真完成的任务。

本次图书软件的技术人员,将我们的近四万次图书从原来的软件系统,转移到新的软件系统,只能保证正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

我不太了解这种软件操作,所以姑妄听之且信之。这种操作,用了一千元钱,完成了两个软件系统的转换。如果不是这样,就要用两万八千元,重新粘贴标签,重新录入。各个学校都要请相关的技术工人帮助操作,一本书的粘贴标签费用是0.7元。

从上次近二十位教师辅助管理操作来看,系统导出43820册图书,老师们在清理的时候,最后累计审查电子表格图书数量为45078册。但从数据上看,超出实有书目1258本。超出这么些本,误差率接近3%。这种失误,不是单纯老师们造成的。有些清理书目,本身就不在图书清理总数中,如图书管理软件专业人员所说。比如只有口取纸(没有进入上一个软件系统)。当然属于老师的操作失误,就是多输入了一个图书编码或几个图书编码。这个也很好解释,有些图书不是按号摆放,教师们操作的时候,看了开始的号码和尾数号码,就一下拉下来了。即使隔着几本书拉一次,也会出现增加图书数量的问题。

类似原因——此次上报清理下架图书累计5160册,其中包括不适宜图书1023册——这个数据,也有误差。这个误差,大概在700800本左右。因为一系列数据,在教导处宗校长那里,上报给教体局分管图书清理领导小组。所以我必须对此做出解释:一者,有些图书,比如只是手写标签,清理统计书目上有,管理软件无法显示;另外,这些被清理的图书,在原先的软件系统中有,在二次导入新系统时没有进入系统,也就是5%左右的失误。为什么操作时,从一个软件系统到另一个软件系统转化数据,出现失误我们不太较真呢?因为有很多图书都是充数的,比如图书馆里已经超过二十年的图书早就该下架的就占了20%。这些图书,曾经在楼梯下的储藏室里待了数年,潮湿发霉。这八千册,也是从上一次数万册旧图书中选出来的。有十几名教师帮忙,从中清理出比较好的可以阅读的,充实到书架上,从而达到了人均图书40本以上的标准。学校没有充裕的资金购置新图书,只有采取这种应对法。要不然,各项检查,这就是学校办学标准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图书是否数量达标,成了办学是否达标的重要决定项。

趁今天上午没有课,我想请示一下宗校。打内部电话,没有人接。我到了运动场上,宗校在巡视。我看他有空时,汇报了此事。

宗校,我们上报的下架图书和实际下架的书目不符啊!

哪里又出错了?

我们软件系统中,实际有43820册图书,可是我们的清理表格中显示清理了45078册图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个是我们的图书,从原来的软件系统导入新系统有误差,再者教师抽出业余时间清理,统计肯定有失误。我们的图书摆放,并不是完全按照书号整齐排放的,所以出现重复统计状况。这个错误,导致了下架图书统计书目与实际从软件系统中清理书目不符,具体数字是:统计下架图书5160册,实际团建系统显示下架图书大概在4300册到4400册左右。我现在是根据实际情况清理呢?还是再选一些需要清理的图书,凑够5160册呢?后者费力,前者省劲。

你就按照实际清理,最后把实际数据报给我。这个数据,就是我们学校二次审核清理数据。

宗校的话,让我心中有了数。今后就是继续下力,不用担心费力了却把工作搞砸了!

图书借阅,现在仍然没有进入正常轨道。图书管理,我们倾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学校图书室借阅的明天是美好的,我们曾经努力付出过!为了那一天的到来,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付出了很多。再次一并对他们表示感谢,图书借阅的美好明天,有各位令人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备注:此文与NO.1862号博文互文,记录了图书清理的概貌,希望为以后图书管理和借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