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218:学做木匠,更学做园丁

(2020-09-27 16:41:49)

NO.2218:学做木匠,更学做园丁

——读《园丁与木匠》有感

  一个人的成长,从模仿开始。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一个人模仿的朝向也就千差万别。除了天赋因素和家庭等周围环境因素外,一个人模仿的文化朝向显得非常重要。孔子也不例外,通过各种典籍,向古圣先贤学习,才有了圣人无常师。向各种优秀的人物学习,最后形成自己的优秀,担负起自己的天赋使命——“君子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上比!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现有的热情和潜力下,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其次,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做一名出色的园丁,为花草树木的成长,开拓并耕耘出一片更好的成长的沃土,让所有的花草树木能更多拥抱适合她的阳光雨露。

文化基因

“菩萨和圣人的课题是:爱人和爱子,这可能比功利主义哲学家所倡导的将个人利益最大化更难实现。但至少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更温暖、更吸引人的理想。”(摘自《园丁和木匠》第85页)

诵读古今中外的典籍,大概有十几年了,仅仅背诵的在五六万字以上。在诵读感悟践行这些文化中,我慢慢触摸到属于文化基因的所在。有这些文化基因的帮助,我比价轻松的关照自身心,找到那些闪光点和不足,进而在这些文化基因的引导下向优秀他人学习,在扬长避短中做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个时候,看到那些在走着歧路和弯路的人,一种怜悯油然而生。希望借助经典的力量和自己的切身体验感悟,让他们感受到前行的光明和温暖。

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文化的光芒,却不是人人可以看到的,特别是那些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人。想到自己的迷茫徘徊和颠倒是非,对这些不幸的人心生一种地藏王菩萨一样的悲悯。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浸润着我心血的生命之光,能够早日被他们感知得到,让他们早日迷途知返。我也在摆脱迷惑的桎梏,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微不足道,所以在我有生之年会尽力去经受一些艰难困苦的历练,希望这种历练,称为一种坐标和茫茫夜海里航行的灯塔。

我从儒道释典籍中,找到了一些朝向这种美好的文化基因。任何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是朝向最崇高的真善美的努力的思想和理念,是人类成长中最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希望有志于做更好自己的人,摒弃十恶遵从十善,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小事细节做起,踏上属于一个人的转凡朝圣之旅。

简言之,如《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如“圣人无私故能成其私”《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楞严经》中的“四大清净明诲”和“五十阴魔”以及《地藏经》中的“地狱不空我誓不成佛”等情怀智慧和力量。

教育教学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一种艺术,但她首先是植根于悲悯情怀这片沃壤上。而且这种教育,首先是教育者接受教育,在努力促进自我完善提升的基础上,将这种努力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和细节,投射到自己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情怀中去,并给予一定的浸润和影响。

完全做到这些是非常难得的,但是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天多努力一点点,在小事和细节中。我们坚信: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日行一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这一善,比如洒扫庭除,比如贤贤易色,比如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比如在诵读经典和关注学习周围优秀他人中,让自己产生一种潜移默化中有朝向真善美的念头言行。

模仿的学习意义

很多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这种模仿,可以说从生命诞生那一刻便开始了。

从模仿一个细节开始:一句话,一个手势,一种表情,一种仪式。在这种模仿的背后,是多种神经元参与的综合脑力劳动。这种模仿,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照搬照抄。这种模仿,也是像极了书法家临写字帖,像极了画家临摹名画,像极了修行人的诵读经典中禅修,像极了达芬奇的上千字画蛋中实现的那种境界上的突破,像极了居里夫妇在千万次实验中发现了镭射线。

这些孩子或者学生的模仿,不仅在细节和小事上惟妙惟肖,而且直接通达家长大人或教育者内心世界的种种。这种通达,甚至明了了教育者也没有意识到的所在。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复件,我想说这种复件首先是指心智模式方面。孩子不是复制父母的知识技能,更多复制的是父母悲悯情怀或者贪婪自私怯懦。父母的心灵中的一个小差池,可能是孩子身上的一个桎梏或可以毁灭其人生的大问题!

不管我们教授一个单词、一句话,都不要看成一种简单的模仿。不是复制粘贴那么简单,虽然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习惯了这种复制粘贴模式。

一个学生,高高兴兴的重复写一遍两遍乃至N遍作业,与被逼无奈的抄写是截然相反的两件事情。前者有学生的热情和潜能的被调动,后者是学生被逼无奈的应付。前者让学生走向学习的王国自由驰骋;后者让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和绝望。

不将教或学那些看似不太需要理解的东西看做简单,是一种教育常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这句话,不仅是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把飞机修理好是一种技能,闭着眼能辨别上千个飞机零件的好坏则是一种情怀和境界。学的一种技能,获得赖以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这是谋生。将一种技能和学问做到一种通达人生宇宙大道的境界,则是对自己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更大提升!

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卓越成绩的,不过是更多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和潜能,在看似简单重复的事情上,进行了更加精致的探索完善和提升,在看似简单的事情上,进行了有意义的坚守并不断努力前行!

我希望自己,在这些事情上,更多对学生说的是:不错!继续努力会更好!我希望自己和每个努力上进的学子一样,在我们关注到的时时处处,都可以坦荡荡地说:我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我还会继续努力,时时处处都会拥有更多学习的热情和潜能,我时时处处都在做更加优秀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