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205:教育教学之最后“一公里”
(2020-09-18 09:01: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205:教育教学之最后“一公里”
“赵老师,你觉得新接的初二两个班学生怎么样?”
“比较好!但是师生之间了解配合协调还不够好。”开学第三周了,我总觉得哪里不是很对劲。
更好的认识了解每个学生,在忙碌之余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通过学生学籍照,可以让学生的姓名和模样对上号,以至于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张冠李戴。通过学案导学作业上留下“痕迹”,可以看出学生书写是否工整清楚,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用功,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可以看出学生独立看书看图的能力,可以看出学生是否集中精力和能提高效率。
通过这些和课上课下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看到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比如行为习惯方面的,学习方面的,还有自信心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方面的一些蛛丝马迹。
我还通过学生原来的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了解和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脾气。
最大限度的了解和尊重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每个人都有性格脾气,都有优点和不足,比我吧:自己的真正学会自我管理教育完善提升,是建立在对自己情绪念头言行的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诵读感悟践行优秀经典自我纠偏基础上的。
这最后“一公里”,有教师也有学生的:
1、容易分心走神的学生,比如陈在成同学,在拿到学案后,看着一边吮着糖块,翻书,等最快的同学徐茂琳同学写了五行了,才在我提醒下开始。
“含着糖块的陈在成同学,太骄傲了。最快的同学已经完成五行了,自己还没有看得见的行动!”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上,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学案可以补,而且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提醒。最终陈在成有没有完成的内容,这就是耽误时间的后果。
2、遵守纪律与融会贯通。7.5班的同学,是有纪律的。表现有三:走到教室门口的同学,看到有老师在讲台上,立即止步,等老师让进才进;有同学跑操后,身上热了,要把外衣放到橱子里,也是先举手,老师同意了才去;有课代表要给其他老师交作业,看我早到了,先举手向我说明情况才去。虽然让我感觉教学互动的不仅流畅,但是我看到学生的自尊和尊重他人。
3、带头观望与引导。1、2、3号同学,基本上没有观望的,学生的观望,一种是习惯问题,再就是自我设置障碍。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他们在以后自然就有了更好的学习方法途径和习惯。师徒互助,和乐共赢。山东实验中学的物理班的同学,他们多次在国内学习比赛中获奖,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利用三年时间给给同学精讲一百零八道典型例题。如果有两种或三种五种解题思路都要讲出来讲清楚。至于如何讲,初步给了同学们这样一个思路,就是需要请师傅的同学举手,选择愿意帮助自己且有时间的同学,请他到自己跟前讲题,自己需要彬彬有礼,用手指或笔尖指着并明确表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三、师生互动,扬长避短。这次导学案中,有五处错误,三处是页码写错了,有一处是简称写错了,还有两处是内容组合产生了混乱。六位同学,还包括没有来得及或赶得上举手的,共多位同学发现错误,给积极纠错的同学奖励行为习惯分2分。我没有及时记录这些奖励分,但是却在我内心和学生身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能给教师找出错误来的,说明阅读认真仔细明辨是非,这是作为一个优秀同学的必要条件。继续努力,同学们经过必要的拼搏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刚给老师扣12分,出现这么多失误,太不称职了,大家一定多帮帮我啊!”这个时候,兴奋的不仅有哪些帮我纠错的同学,还有哪些处于学习热情积极性休眠状态的同学。从下课了,有些五号六号的同学还在那里补写学案导学中的作业可以看出来。
补作业的同学,虽然点头答应把作业交给我,但还是不了了之。看来最后“一公里”,近在眼前,但不可以掉以轻心。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建议让师傅们讲这节课的重点理解识记内容,或者让师傅们布置学习巩固或预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