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88:第一节午自习课(2)
(2020-09-10 11:23:0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188:第一节午自习课(2)
特殊对待
第一节午自习,我迟到了几分钟。七五的同学,由课代表带动着,准备抄写或默写。我看到同学们等着课代表在黑板上板书内容,就口述了午自习作业,让同学们趁早行动起来。
“老师,有同学不写怎么办?”
“我们对这样的同学,进行特殊对待!”众同学洗耳恭听,“就是请他们带回一张家长的说明——该同学某某某,可以不写地理课堂作业,再麻烦班主任签名,免得家长与老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或同学与同学之间产生误会,产生相互攀比。
这种特殊对待办法:就是不完成语文作业的,可以找家长签名。
这样,促进了家校沟通,堵住了学生侥幸心理中可以利用的漏洞。家长,认为教师要求不严;教师,认为家长对学生没有学习要求——曾经有学生直接给老师说:这个学生,学习上不用给他提什么要求,我们就是让他在这里随着长大些而已。
新初二的同学,这一招还有些用,到了初三这种办法也未必效果好。趁着我接过一个新教学班学生换新的任课教师之际,我采取这种办法,也是为了遏制乃至杜绝今后学生的懒惰心理。
7.6分作业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刘老师的常规引导激励措施,让我感到亲切和充满期待。日常行为习惯加减分,我一直都在用,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制度文化管理。
我在努力发现那些“榜样”学生,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去抄写或默写。黑红相间的笔,在作业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同学们认真工整的书写,与这种学习方式的较好效果,让我不断表扬同学们。
其中7.5班的韩鑫奥同学被表扬,是因为他发现了我的学案里面的一处错误:陕西的兵马俑,写成了山西的兵马俑。“给韩鑫奥同学加两分,因为他发现并帮助老师纠错!其他同学也看出来的举手!”几乎所有同学都举手了,“我说,韩鑫奥同学不仅看出来了,而且主动给老师纠错,就值得表扬,希望大家以后像韩鑫奥同学一样主动积极参与纠错——针对教师讲课中的问题,或者针对教材教辅以及学案上的错误。”我发现有些同学,只是发现了问题而不指出来,不利于没有发现错误的同学纠错。再这个班,还表扬了张福成同学,具体原因没有记录下来。
在7.6班,除了表扬周辰昊之外,还表扬了孙懿萱和李迎卿两位同学。李迎卿,是书写工整且字数最多的共720个字。孙懿萱同学及时改错,检查非常认真,书写工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