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66:坦荡说“不”也精彩
(2020-08-26 17:50:1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166:坦荡说“不”也精彩
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学会说“不”。下面这封书信(括弧外为书信原文,括弧内为读着感悟认识),就是陈寅恪先生在对方热情相邀下,不得不说“不”的一个优秀范例!
只要自己修养表达足够得体,坦荡说“不”也精彩!
孟真兄左右(陈寅恪生于1890年7月3日,傅孟真生于1896年3月26日。此处陈却以兄相称呼,是表示敬意。古人称呼对方,常常不直接称呼对方名讳,往往称呼某某阁下或某某麾下。尊重,从称呼开始):
首示敬悉(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敬意并讲清理由)。所以稽迟(跪拜礼迟了,自谦的境界。)未即奉复者,以尚未决计南行与否故也(表明心迹,显得诚恳。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感到对方在应付,首先检点一下自己的言行是否自尊尊人)。今决计不南行,特陈理由如下(核心句):
清华今年无春假,若南行必需请假两礼拜,在他人,一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统合计之,非将至三礼拜不可也。(此次南行受阻,有学校和自身种种原因,自身原因讲的非常具体清楚,我有同感。)初意学生或有罢课之举,则免得多请数日之假,岂知竟不然,但此一点犹不甚关重要。(陈寅恪先生对自己的决定,不是找客观理由找搪塞而是从自身主观上找原因。找出原因,更好做到不忘初心)别有一点,则弟存于心中尚未告人者,即前年弟发见清华理工学院之教员,全年无请假一点钟者,而文法学院则大不然。彼时,弟即觉得此虽小事,无怪乎学生及社会对于文法学院印象之劣,故弟去学年全年未请假一点钟,今年尚未请一点钟假。(不随波逐流,方显英雄本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陈寅恪先生身上,我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其实多上一点钟与少上一点钟毫无关系,不过为当时心中默自誓约(不敢公然言之以示矫激,且开罪他人,此次初以告公也),非特别缘故必不请假,故常有带病而上课之时也。弟觉此次南行亦尚有请假之理由,然若请至逾二星期之久,则太多矣,此所以踌躇久之然后决定也。(可见陈寅恪先生的职业道德高尚和处世圆融——在周围人不以为意的细节和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圣贤者的图难乎易为大乎细。)
院中所寄来之川资贰佰元,容后交银行或邮局汇还(人难免要与金钱打交道,需要自觉的时候不要因为贪婪迷失方向。)。又史语所第一组主任名义,断不可再邀领,致内疚神明,请即于此次本所开会时代辞照准,改为通信研究员,不兼受(任)何报酬,一俟遇到机会再入所担任职务(表达了对于史语所的钟爱,也表明了无功不受名利的操守。在名利面前,时时处处不苟且)。因史语所正式南迁,必无以北平侨人邀领主任之理,此点关系全部纲纪精神,否则弟亦不拘拘(泥)于此也。(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所预言者尚多,特先约略奉复,即希鉴谅,并代候诸公,至深感谢(不忘表达对对方的感念,虽然合作不成,但是双方的友情和相互信任尊重得到了巩固)。敬叩
撰安(既是祝福对方也是勉励自己)
反复品味书信数次,陈寅恪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最大限度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的风范,又一次次在我身心中复活。
读一本好书,不是为了仅仅从中寻章摘句,更是从这些散发着主人公生命芬芳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变得更加完善美好的种种可能并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