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55:叙事,集灵感助前行
(2020-08-16 21:25:4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155:叙事,集灵感助前行
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开始看一些地理高考题,希望完善提升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其中的理念思维路线,都需要慢慢浸润。常常为一个问题,自己不能透彻理解而有点小难受,但这种知识的探索,让更加辽阔的自然现象规律走进了自己的视野,让更加明确具体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理念,默默在心中生根发芽。
秋老虎与三伏天的雨,共同造就者此时此地的热和闷。秋老虎,是因为秋高气爽,太阳光热少了空气中水汽的阻挡,变得更加强烈。因为今年的三伏天最长,有四十天,也就是秋老虎天气与阴雨天有着更多交替甚至是交集,这种交集就是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在这种闷热里,看到周围的雾气包裹着的的绿树山川,头脑中忽然冒出“秋色空濛雨亦奇”的句子来。这个时候,你很难记得昨天是否下过雨,因为“道是无晴却有晴”,在这样的日子已经像被高手操控的魔方变化多端了。
随着语境的变化,同意单词不同的状况,我处于一种似懂未懂的状态。没有学英语,只是知道自己不会英语,在开始打开英语学习之门之后,就会明白自己不会的是英语中现在说不上来的一些细节和众多的单词。现在背诵的短文,也就是类似于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一位年龄相仿的博友称赞我坚持学英语的毅力,说他过去因为没有坚持没有拿到研究生学历。五十五六岁的我,其实已经不看重这些名利,因为我看重也不会属于我了。我的这种坚持,其意义就在于学习英语单词本身,就像是我学写教育教学叙事一样,为了防止老年痴呆。以前,我看到路边和各种场所英文字母或英语缩写,都像是前行中突然遇到了一堵挡在前面的墙。以前这种墙极少,现在周边都是这种墙,特别心细心小的我,感到几乎要被这周围的英语的墙团团围住,于是才动了念头学点英语,好找出一条自己相对自由来去的教育人生之路。
当我快背过三百个英语生词的时候,我感觉想哭,这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就像是站在大海边望洋兴叹一样 。刚开始学的时候,学过了十来个英语单词,我就高兴得像个幼儿一样,像让其他人都知道!
还有两周就要开学了,我可以清楚的是,在这个暑假里,我可以完成背过三百个英语生词的任务,到那时我背过的英语经典美文的总字数,可以达到一千字了。
其实我的背诵英语经典美文和学习英语单词,一个是现实的需要,另一个我也是在挑战自己:看看我这个从四十岁开始就想不看书学习的人,如何在十来年后还拥有学习的热情和潜能。我坚持每天学写教育教学叙事,就是留下一些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现在是个学习求生存和发展的时代,书本知识的学习,阅读经典科学和人文书籍的学习,向生活工作学习实践的学习,如此种种层面角度的学习,都一起向我们涌来。
学习,第一需要自觉,第二需要学习者走得通坚持得住的方式方法。
自觉两个字很好说,但要做得到不容易。我坦白地说,在我人生很长时间里,没有这种自觉学习的力量——意志力或毅力。就是现在,我的这种自觉力也会转瞬即逝。这种自觉,源于对天下苍生和自己生命的透彻的领悟和觉醒,来源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认识和抉择,来源于自己阅读的经典书籍乃至背诵过的经典的支撑。
坚持得住,走得通的方式方法途径,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都说事非经过不知难,要知难,要迎难而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大乎细,图难乎易”,这大概就是坚持的一种智慧和策略。仅仅知道并不一定能践行,需要将点点滴滴的自我认知觉醒践行,拥有一种诗情画意的自觉,这些都是学写教育教学叙事给予我的。
民国现代科学大师曾昭抡,有每天写日志的习惯,一天中竟然有五个小时用来写日志,“日记情结”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日志,不仅让曾昭抡完成了道德长跑,也助他走向人生事业成就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