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12:我与“天天”的读后感(3)
(2020-07-07 15:39:1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112: 我与“天天”的读后感(3)
天天的读后感,从一开始的一百字到现在自己增加到三百字左右,已经有二百来篇了。这个八九年级的学生,他的读后感,是写收获感悟也是写评价,也是与我这个老师兼图书管理员的对话。
天天说非常崇拜我,就是觉得从我这里他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找到人生问题的答案,至少我会给他一个寻找答案的朝向!
有些内容,看到得太晚了,没法和天天直接对话了。
探寻未解之谜而不迷
作为一名兼职图书管理员,曾经有过困惑:为什么同学们借书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喜欢借阅那些《某某某某之谜》呢?天天的读后感,让我对这个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觉得这不见得是件坏事。
“这两本书,列举了全世界多种类型的未解之谜,充分挑起了我的好奇心,而现在一个谜都没有解开。老实说,我心里急啊!
希望能给我们广大的好奇心群众,组建一个专门组织该多好!
希望图书馆进新书,看到新的未解之谜!”
在这种世界级的未解之谜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有自己的一些探索想象,没有哪个人比别人更加卓越,没有哪个人比别人更加不堪。
探寻未解之谜,可以让我们不再为自己无法迅速提升的悲悯情怀和智慧而感到悲哀和自卑。
我诵读儒道释一类的核心性的人文经典,不也是如此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悟,都不能说是绝对正确和唯一的解读,不也是有这种精神上不胜不败吗?有了这种心理平衡和慰籍,我们可以一以贯之努力前行,不是吗?
天天的人文情怀
”勇气,是我常常在想的一件事。如果小时候的我,多一点勇气,是否会改变现在的我呢?假如我现在多一点勇气,是否会影响到问我的未来?
勇气,没那么简单,却在一念之间;勇气,没那么多困难,却一直不下定决心……”这是天天读《百年人文随笔》写下的感悟。
“……孝这个字,在我国传承已5000年之久;孝这个字,已经深入人心。当然,有些人就不一样。
绝大多数人,都是有孝心的。有无数人给他们的父母写信,叙说他们的感情。”
“…写了这么些读后感,全都是编的,也已经很后怕了。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读者,不适合做一个评论家。其实,每本书都很精彩,每本书都有一个黄金屋,读的书更多,我何止只是一个富翁。”从这里,我看到了天天读书中的困境,也看到好书对他的巨大吸引力。其实,再提高一步,就是生命阅读了,就与自我完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了。再进一步,就让阅读与生命的完善提升,与一切源远流长的文化融为一体了。
“态度的力量,可以成就非同一般的人生,也许态度的改变也会改变我身上别的东西,然后像米若骨牌一样,全都发生改变,我坚信是这样的。”天天已经从阅读中悟到了什么,他已经越来越接近成长奥秘的真相了。
“图书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的同学为什么没有时间去借书。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坚持写读后感?……老师如果看到了的话,请告诉我。”
看到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天天已经因为升学离校了。
我就在博客上回答天天的问题:
实际上,如果在五年前,我不会鼓励你借书看,更不会千方百计鼓励你写读后感。因为我四年多来的坚持读书写读后感和学写教育教学叙事,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希望你在读书的同时也有更多收益。其实,你一开始还是想不坚持的。你是在阅读中,才逐渐感觉到了课外阅读的好处。至于那些同学怎么不来借书呢?你可以想想,为什么你是在一年前才来借书呢?为什么不是两年前或三年前呢?其实,我的坚持天天读写,真正坚持下来,也只是最近五年内的事情,如果我五年前乃至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就坚持下来呢?
我想你一定知道答案了,一者是时间问题,根本上是心态勇气问题,可以说是刹那间心念的一觉——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或者某种境界中的警醒!
“勇气,没那么简单,却在一念之间”,其实积极阅读和坚持写读后感乃至学写教育教学叙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