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51:“陆、海”与地图复习思路
(2020-06-03 15:52:24)NO.2051: “陆、海”与地图复习思路
“陆地和海洋”,是中考复习中基础的基础,而且没有理解上的难度。地图,则有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图和与之有关的所有地理元素的有机融合。这里面的上升收缩空间,几乎涵盖所有地理内容,可谓无地理不图!
两部分内容的普遍意义
我们经常说,要“胸怀世界”,这部分内容就是胸怀世界的基础。各大洲大洋之间的交通、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稠密稀疏分布以及原因、不同地区从农作物、食品不同、住房和服饰不同等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都与这些内容有关。地图,更是基础,几乎只要有地理问题的地方,都与地图有关。
陆地和海洋
1、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最大岛屿、最大半岛、最大州、最大洋、跨东西南北半球的大洲、大洋以及各个大洲大洋的分界线、最大的大陆和最小的大陆。
4、板块运动学说的主要内容、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分布,看14页板块图回答。菲律宾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苏门答腊岛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印度尼西亚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秘鲁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位于什么火山地震带上,英国无火山地震和日本多火山地震各自的原因。红海变大的原因,地中海缩小的原因,四川青海省等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地图
2、交通线,与等高线平行。铁路修建,山脊修隧道,遇到山谷(也就是河流处)架桥。
3、水库修建,以长江三峡和葛洲坝为例,在山谷(昆仑的青年水库)和河谷(太和水库),建坝选择山谷狭窄处,减少工程量。考虑库区面积容量大小和迁移人口多少,如三峡大坝的修建,即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三峡与葛洲坝高低,为什么?
自来水选址,远离居民区。
联系一下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东线从长江下游到山东天津,中线从长江支流丹江口水库到北京、天津。哪里的水质更好一些,为什么?
不断重复的内容,师生都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让教学与有趣的地理问题结合起来,是地理教学走出倦怠的途径之一。
比如,为什么一天比一天更热,因为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越来越近,因为太阳的高度角越来越大,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多。我在黑板上,画了两种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让学生比较哪个表示的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太阳光热多?这种新鲜,让一节课增添了一点活力。
那些奇葩而有趣的地理问题
四川盆地的油菜花和青海省的油菜花,哪里的农药残留多?最初看到这个问题,以为是两个地区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看了地理老师们的解答,才有了一种别样的理解。
青海省海拔高温度低,那里的病虫害少,所以使用农药少,油菜上的农业残留自然少。相反,四川地区的油菜农药残留多。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解释北欧人冬天到南欧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的原因。最初,我想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湿润(或温和多雨),怎么可以享受到阳光沙滩呢?是不是应该是夏天啊?
群里一个老师回答:因为南欧纬度比北欧纬度低,得到的太阳光光热多,冬天北欧人到南欧的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也是有道理的。
有人说,这时南欧的地中海沿岸,不是温和湿润吗?怎么享受阳光沙滩。要知道北欧,此刻也是温和湿润,相比之下,同样是湿润,南欧比起北欧而言,因为纬度相对较低得到的太阳光热多,这也就是人们到南欧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