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10:跳出自己看自己
(2020-05-10 21:00:3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2010:跳出自己看自己
今天跟着高老师学画,高老师说:“你心思很重,心思很重的人,容易白头发。”
我五十五岁头发几乎全白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每天不诵读上万字的佛经,我几乎不能睡觉。如果说我心思不重,那么心思重的人几乎很难找到了。
“是啊!我心思很重,好胡思乱想,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想些什么!”
耕耘心田
记得一位禅师说过:让心田不长杂草的办法,就是让心田种满庄稼。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要种好庄稼,一者要把田里杂草荆棘的种子或根清理了。记得父亲,在秋后翻地,非常费事的将半米多长的羊角叶的根,从地底深处刨出来。另外,父亲往地里洒一种农药,将地里的害虫消灭。再就是往地里上有机肥,我参与其中,多次挑着担子将粪肥运到地里。还有,就是选用优良的种子经过这么几年的耕耘,这块庄稼地,庄稼长得更好了。
耕耘心田和农民种地是一致的,需要一颗朴实勤劳热爱庄稼的心。
每次到庄稼地里,如果不小心踩了庄稼,父亲会发火的。实际上,就是践踏了辛勤劳动果实。父亲,也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庄稼有个好的收成,也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
父亲不善言谈,我从父亲身上受到的教育,很多都是从一些经历中认识感悟到的。
现在每天,我都拿出一些时间来,用到这些方面。
比如明天背诵上万字的经典,每天参与叙事者共读,每天让自己朝向更加美好多努力一点点,每天坚持学优秀他人做最好字,每天学写教育叙事检点提升完善自己。
优化思维结构
老实讲,我个人很多毛病,即很多情绪念头言行上有毛病。
年轻时,这些毛病自己忽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感觉不合时宜,甚至觉出是作茧自缚了。不得不努力的摆脱这一切,就像是有片荒芜的天地,已经长不成庄稼了;或者是一种心病,不再想办法纠正,就是“病入膏肓”了。
以前自己不爱说话,这些毛病自己不晓得,别人也难以发现,就在心中潜滋暗长着。现在通过学写教育叙事,努力挖掘发现,于是就有了照方抓药。
什么样的方子呢?就是“种庄稼”,学习优秀他人,一点点改善心田,一点点的种好庄稼。
我心思比较细,常爱计较,虽然说不出来,但是“小人常戚戚”。弄得自己身心俱疲,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沼。通过《论语》《道德经》,让我思维中的一些杂草和荆棘得到改良,变成有用的庄稼,就像是原始人类,从大自然的荆棘杂草中培育庄稼一样。
思维出现问题,根子在心上。
我诵读《楞严经》,学会看破放下:一切皆梦幻泡影。佛陀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角度,阐述了“四大皆空”等的道理,明白了自己的计较和纠结,都是一种心智中的业障。为了更好清理这种心智中的业障,仅仅明白道理不行,而且通过熟读《地藏经》,让自己不断从地藏王菩萨中汲取智慧和悲悯情怀。
我每天都在我心灵和每个神经元中,注入一些促进如能量转化成正能量的元素。
固定思维,就是我执,就是不能做到孔子讲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能做到孔子讲的“不怨天尤人”。成长思维,就是像一切优秀他人学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身边小事和细节完善提升做起,努力朝向“君子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上比!”
小结
有了这些经典相伴,我常有种“跳出自己看自己”的感觉,看到自己的宵小鄙陋,看到一个优秀的我的存在,于是鼓足信心勇气努力前行。
我也变成一个有信仰的人,也变成了一个有意志力和能持之以恒的人。
“日行一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日行一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