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引导和激励
(2020-05-04 19:44:5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立德树人”教育叙事征文:
教育就是引导和激励
走出校园,剩下的才是教育。留在师生心中的,往往是些不经意间发生的小事和细节。
在这些小事和细节中,引导和激励悄悄发生着。
不一样的“考”评
考场里,地上有很多稍微用过的打草纸,狼藉着,刺我的眼,更刺心。
一场考试结束后,多数同学都出了教室,安静的到外面走几步,好动的跑一会儿,调皮的闹一番。教室里只有七八个同学,或沉静,或精神头暴涨。一个考生,竟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考桌上,东拉西扯且眉飞色舞。
自己到教室后面,拿起笤帚,轻轻扫着地上的废纸,一下,两下……
“老师,您歇着,让我来吧!”一个男孩从我手中“抢”走工具。
我又去拿了一个笤帚。
“老师,您歇着,我来!”我刚开始没扫了两下,一个女生接过去了。
那个坐在考桌上的学生,早溜出去了。
我问了两个同学姓名和班级,记下来。
“同学们,时时处处都是考场。一言一行,‘考’出素养。刚才两位同学,就交上了优秀的‘答卷’。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这样的优秀答案,在适当的场合记得要及时‘提交’!”第二场考试前几分钟,我做了另一种“考”评。
后来,我特别关注那两个学生:他们平时,很少主动举手回答或提问。但那件事,让我知道,一个文化课上并不活跃的同学身上,同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甚至是更加璀璨的那种!
做“最好的自己”
食堂偶遇,隔壁小学的好友王老师,打听八五班的班主任:“赵老师,你知道八五班的班主任是谁吗?我要好好感谢他!”
“八五班班主任是那老师。怎么回事啊?”
王老师激动地介绍了经过:
前几天,我在操场打篮球,把刚买的手机放到篮球架下面了。临走时忘拿了,等想起来去拿的时候不见了。
我开始满操场的寻找,八五的四位同学看到后:“老师,我们帮你找!”
四个同学和我,在大操场展开地毯式搜寻。
上课时间快到了,我们只好匆匆离开。
中午,四位同学整个操场找遍了,还是没见。特意跑去告诉我:“老师,整个操场都找遍了,没有看到手机!”
这期间王老师的手机已经物归原主。原来手机躺在篮球架下,被前来上课的体育老师收起来了,通过手机上的电话知道是王老师的,因没能及时联系上,才有了“找手机”的故事。
事后,王老师给四个孩子各买了一个日记本,还向班主任那老师当面致谢。
不久后,我中途接了八年级的教学任务。
正式上课前,我参与了午自习值班。同学们大多趴在桌子上睡觉,即使睡不着也安稳。个头一米八的琦,在最后边,近二百斤的体重,让人感觉座位的略小了些。他环顾左右,非常舒服自在的伸了几次懒腰,甚至懒得搭理我的存在。另个一同学皓,不时抬头看看我,看我非常慈爱且严厉地关注着,便低头趴下,如此再三。
想象着如此高情商的孩子,要跟我“闹”起来,那教室里会乱成一团麻。我想起魏书生老师一句话: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善于把学生拉到自己一边,与老师一起学做“最好的自己”!
琦和皓正是那四位同学中的两个,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给八五班上的第一节课,没有讲学习内容,而是讲了“帮王老师找手机”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最认真,在思考:四个人是谁呢?接下来,我讲了同学们“自信自律助人”的一些细节和小事。让每个同学觉得,自己就是细节和小事中的“主人公”,因为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那一节课,同学们的课堂表现都很优秀。
我在日志中,或写同学们成长故事,或写自己的反省,不时有老师、学生乃至家长为我点赞。
“没想到老师这么细心!”学生这样说;“赵老师工作细心,向您学习!”“文章中满满的正能量!”同事这样留言
那一年,没有一个学生“调皮”。我常在同学们面前讲述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还常常“检讨”自己可以改掉的“不足”。
那一年,努力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的我,经同学们推荐,竟然成了本年级“最美教师”之一!
作者:赵成峰
邮编:255129
QQ:208887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