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96:无处不在的“考”试
(2020-05-03 20:41:1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96:无处不在的“考”试
被“考”的,不仅有学生,还有老师。
心态好了,选对了,烦忧也变成一种成长!
另一种优秀答卷
那次,我参与监场。
考场地下,有很多废纸。监场的我,如同进了一个“垃圾场”。
静静的考场上,地上稍微用过的纸,泛着白光,刺我的眼睛,更刺我的心。
一场考试结束后,多数同学都出了教室,到外面走几步,或跑一会儿,调皮的打闹一番。教室里只有七八个同学,也特色各异。或沉静,或精神头暴涨,一个考生,竟然一屁股坐在自己的考桌上与同学谈得眉飞色舞。我刚从初二调整到教初三,这又是六个班级混搭的考场,多数学生我都不认识。
想指派几个同学,清理一下地上的废纸,转念又放弃了。或都很疲惫,或正在“狂欢”,我这个“陌生”老师的话,未必听得进去。
我到教室后面,拿起笤帚,轻轻地扫着地上的废纸,一下,两下……
“老师,您歇着,让我来吧!”一个男孩从我手中“抢”走劳动工具,干了起来!
我又去找了一份工具,与这个男同学一起干。
地上废纸多,一个人忙不完,下一场考试就要开始了。
“老师,您歇着,我来!”我刚开始没扫了两下,一个女生接过了我手中的笤帚。
两个人,一人清理一部分,配合默契。
那个坐在考桌上的学生,早溜出去了,其他同学有些诧异,安静地看着这一切。
我打听了两位同学的班级姓名,认真记下来。其中那个男生,竟然是我教的学生,我竟对他没印象。
下场考试开考前几分钟,教室变干净了。考场里的氛围明显有了变化,同学们端坐着精神头更足了。
开考前,我表扬了不同班级的两位同学:“同学们,我们今天是文化素质检测。不仅在试卷上可以看到成绩,在我们不经意的言行中,也会看到我们的综合素养。刚才两位同学,就交上了优秀的‘答卷’。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这样的优秀答案,在适当的场合我们要及时‘提交’!”
后来,我特别关注那个男生。教了一年,他没有主动举手回答和提问过一个问题。但我知道,他同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甚至是更加璀璨的那种。
“调皮”与乐于助人
食堂偶遇,隔壁小学的好友王老师,打听八五班的班主任:“赵老师,你知道八五班的班主任是谁吗?我要好好感谢他!”
“八五班班主任是那老师。怎么回事啊?”
王老师激动地介绍了经过:
前几天,我在操场打篮球,把刚买的手机放到篮球架下面了。临走时忘拿了,等想起来去拿的时候不见了。
我开始满操场的寻找,八五的四位同学看到后:“老师,我们帮你找!”
四个同学和我,在大操场展开地毯式搜寻。
铃声响了,我们赶回上课。
“老师,我们下课后会帮你继续找的!”四位同学这样宽慰我。
中午,四位同学整个操场找遍了,还是没见。特意跑去告诉我:“老师,整个操场都找遍了,没有看到手机!”
其实,这期间王老师的手机已经物归原主。原来手机躺在篮球架下,被前来上课的一位体育老师收起来了,通过手机上的电话号码找到并归还了王老师。
王老师给四个孩子各买了一本日记,还想向班主任当面致谢。
不久后,我中途接任八五的教学任务。
一位老师提醒我:“八五的有某某等几个同学很‘调皮’,注意管理好他们就没有问题了!”某某等几个同学,正是那四位。
我给八五班上的第一节课,没有讲学习内容,而是讲了“自信自律助人”的更好成长理念,讲了同学们身上这三个方面的闪光点。“帮王老师找手机”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最认真,在思考:四个人是谁呢?
“没想到老师这么细心!”早就是网络小说写手的班长为我点赞,我竟有种赢得学生心的感动。
我在日志中写同学们成长故事的文字,不时有老师和学生为我点赞。
每次遇到困难挫折,我常常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在同学们面前展现最好的状态,我是不是努力关注并引导激励他人扬长避短?”
学写叙事,让我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几个“调皮”的同学,也都成了我助手和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