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89:“标本”的成长之美
(2020-04-29 20:49:1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89:“标本”的成长之美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产生了这样一种念头,就是把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作为一种活的“标本”研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想对更好的成长过程做到洞若观火,除了比较认真投入研究那些优秀成长过程之外,还重点关注了自己的优秀成长过程。
没有什么,比自己对自己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了解了。
需要在乎有没有用吗
“怎么不写呢?”
“写不写都没有用,反正都是不会!一次不会,两次不会,三次不会,说不定到某一次突然会了呢?”
这些学生点点头,开始努力抄写英语作业。
说这话的时候,我似乎也与这个同学同样的感觉。我学习英语三四次了,都是虎头蛇尾,原因与这个学生最初的回答无二——努力不努力都是一样。
寒假开始的英语学习,我就是拿自己做实验,实验我的毅力,实验我学习方法途径是不是科学有效,实验我如何从不能坚持到能坚持。
回想这次坚持,快三个月了。以英文版的《心经》为学习素材,已经能背过一百个英语单词了,能默写近二百个单词的课文内容。
结果并不重要,反而是学习的过程让我兴奋。精致的思考,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英语文化、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以及梵音,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我头脑中辗转,也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的相互渗透借鉴。
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坚守,有无法读懂的枯燥和头大,更有若有所得收获,有心智文化上的,还有英语表达和单词运用方面的。
我不知道那个学生,在努力后有没有觉得没有用而放弃。
如果是现在的我对他说,我会说:结果有没有用并不重要,努力对成长是有用的,你选择努力并体验完善提升,对生命价值提升就是有用的。
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
回首往事,常常觉得童年是美好的。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有了一段明显的成长,要仔细描述这种美好,可能又觉得不足为外人道也,或者就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好。
比如,我解决了面盆下面排水管的堵塞问题,学会了蒸馒头,学会了买菜做菜少而精的秘诀,学会了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学会了主动清理并整理一些东西。在我是非常兴奋的,在别人看来,挺平常的,是拿不到桌面上的东西。
我一遍遍将这些美好,在自己头脑中或笔下回放,这些美好成了我进一步成长的阶梯或动力智慧。
我不再跟在别人后面,等别人说出这些美好之后,我也附和着说:“我也如此!”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的美好都同中有异,欣赏别人的珍惜自己的才是一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正确态度,一味附和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不够尊重的表现。
因为这个原因,我坚持弥补自己不会叙事和不擅长写作的短板,坚持每日学写一叙,在不断的锻炼和总结经验教训中完善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很多时候,每次写完一篇文章,都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觉得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了。等过一段时间再看,这篇文章漏洞百出或者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我有时反思,是我当时头脑发热还是怎么。现在想来,我的心灵已经给这种后来看来不完美的努力打了满分,这就是一种对过程的肯定,这就是生命成长最美好的状态。
学写教育叙事的美好,和做更好自己的美好,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因为那是我心灵的夜空中跨过的灿烂的流星,是独一无二的璀璨的美好,是努力践行美好和学写教育叙事,让这种美好被我感受到,并通过文字让它某一个点定格在我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