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983:我的那些“味”觉

(2020-04-25 18:17:5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983:我的那些“味”觉

饮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或特殊,或粗疏,或略有所得。

静下心来,你会从味蕾上感悟到自己的修养得失。

不知肉味

我记得,小时候是不吃肉的。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那时生活水平刚刚能填饱肚子而已。吃肉,是逢年过节在会有的事情。

别人眼馋的肉味,在我却是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滋味。

吃饺子,我是专吃素馅的。如果没有素馅的,我就只是吃水饺皮,水饺馅奶奶吃。

听说涮羊肉如何好吃,于是动心,买了五元一包的涮羊肉。那时,日均工资也就四元左右。等打开包裹,一股羴气味迎面扑来,我已经快要窒息。难受之余,恨不得立即丢掉。

同宿舍好友闻言:“不要扔了,我替你解决了!”

见好友稍加烹制,端着一碗稀饭,一边滋溜着稀饭,一边细嚼慢咽着羊肉片,丝毫没有我想象中的要呕吐的样子,相反大快朵颐。

我也有一顿吃一斤炸肉的时候,也有拼命熬制骨头汤补充营养的时候,但是我对肉食并不那么喜欢。

近十年来,非常憧憬屈原那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西餐秋菊之落英”的生活。只是学校食堂里的肉食,我也在能消化的情况下尽量消灭光。春节以来,没有吃肉,天天也把火腿肠做在菜肴里补充营养。

不知美味

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天晚上都是下挂面打个荷包鸡蛋。作为调剂品的,是《猎人笔记》这类的散文集。

在家里,孩子们说我的拿手菜就是“西红柿鸡蛋”和“土豆丝”。

妻现在偶尔提及,刚认识时,第一次到我那里吃饭,我给她做的就是鸡蛋炒韭菜梗。一提起这事,我就恨不得钻地缝。

不过,当时的我,就以为韭菜梗炒鸡蛋就是美味。

以前妻子来回赶班,孩子上学,常常吃我做的饭菜。虽然不怎么好吃,没得选择,也就剩不下多少。

妻退休在家,我做菜的机会很少。偶尔做菜,妻常常“舍不得”吃。我一个人早晨吃了,中午再吃,晚上还吃。妻面对我的“美食”,常常不动筷子,或偶尔动筷,就不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宁愿吃咸菜也不再“品尝”了。

在叙事者群里,先是看到寇介芳老师在日志空间里晒出的各种特色面食,后来袁静老师晒出了自己的糕点系列,还有其他老师们的各色美味,我感觉自己彻底落伍了。我很想补上这一课,无奈这方面先天不足后天也不努力钻研,我落下的不是一点半点,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特别是孩子回家,宁愿出去吃或吃方便面也不问津我的美食,年过半百的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失落。

现在我感觉饭店里的菜再好吃,也没有自己做出来的有味道,哪怕就是一个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或者是土豆丝。

我突然发现,被自己丢失了的味觉(tastes),正在因为物极必反而悄悄被唤醒!

有滋有味

洞若观火般知晓了自己人生的“乏味”,便想改变这一切。

宅家线上教学是一个机会,因为妻子病倒了,腰臀部的神经受压迫常常需要躺卧,做饭菜落到了我的身上。

做不好饭菜,不仅自己吃得不好,更主要的是影响妻子身体的康复。

我把自己练习双盘的“狠”劲用到了做饭菜上,重新“格式化”了我不知味的大脑内存,将人生中关于善做美味的人和故事调动出来,在厨房里开始了我的面壁与破壁。

烧制每道菜,都需要注意掌握火候,以前做菜的时候,总是满脑子其他的内容,只要熟了就行。现在我完全静下心来,甚至能感受到炒瓢下火焰的热度,感受到各种青菜被烧制时种种的微妙变化,本来嗅觉不灵敏的我,似乎奇异地有了感觉。

除了注意火候以外,就是注意不同的蔬菜和调料的搭配,每次关注着不同搭配中产生的奇妙,感觉做菜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那一刻,我觉得饭菜也是有心的,它能感知你在关注它欣赏它,它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你。

“做得怎么样?”我很少能鼓起勇气这样询问妻。

“行!比以前好多了。”这种鼓励,在做饭菜方面是少有的,可以说是凤麟毛角。    

我重新认识厨房,每次走进厨房都认真穿好围裙,把厨房门关好,于是就进入一个诞生有滋有味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