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79:黄土地“背”功之后
(2020-04-22 18:29:2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79:黄土地“背”功之后
初中地理结业复习中,要求背的内容非常少,这是由于地理课标和结业考试考查特点决定的。
为什么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黄土地系列问题要求一定背过呢?
我们结合具体内容逐一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地表光秃裸露缺乏植被保护,下雨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容易携带大量泥沙入河,千沟万壑坡度陡。
人为原因:采矿修路破坏地表植被,滥砍滥垦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只要我们用心想一想,这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着。不管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还是东北的三江平原,还是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地区,还是其他任何一个地区,以上原因都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修梯田和挡土坝。这中工程措施,在其他地区也是普遍使用的。如南方地区的四川盆地周围,云贵高原的坡度较缓的地带。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也是普遍使用,如黄土高原是减少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退耕还湖。在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则是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当地危害,肥力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二是对下游的危害,大量泥沙入河,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给防洪和航运带来困难。
如果问三江源水土流失给当地和下游造成的危害,也可以这样回答。同样的原因,四川盆地周围的水土流失危害,也可以这样回答。放到我们淄河和孝妇河上有水土流失的危害,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回答。
河床抬升(“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到了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任何一条河流的下游,一般都会有这种河床抬升的问题,只是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比较明显而已。如长江中下游河道,因为处于平原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其中防洪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共同的一点都是加固大堤。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