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388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1932:给诵读经典加点“料”

(2020-03-11 21:52:58)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1932:给诵读经典加点“料”

3月份,叙事者群共读书目是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很多老师挠头,我十几年来一直坚持诵读经典。说实在的,具备一定的阅读优势,真正开始读《大学中庸》,也觉得头大。

今天311日,才读到第34页。此书全文137页,我自以为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总结十几年读经典的经验,我没有着急,因为读这类书(文言类)的确与其他的教育名著不同。不着急,是因为我有“料”加在我此类经典诵读的前行中。

“依义不依语”与“人人心中有”

你读得慢,不一定得到的少!这是诵读经典的经验之一。甚至说,你即使只读了十几个字,也不一定没有收获。

《论语学而篇第一》中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

古人将做人做事放在第一位,不管是自身修养,还是为家庭单位做事,你努力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你就是在进行学习了。之所以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念头言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提升,更好的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为什么说是完善提升呢?因为经典只是通过一些内容和方式方法,唤醒自身潜能种种美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地前行!

《大学》《中庸》与其他堪称经典的作品一样,讲的是“人人心中有”真善美的智慧朝向,若不然称不上人文经典。

六祖慧能师是不识字的,佛文化在中国发扬广大,他功不可没。他的一些言行,被其弟子编纂而被后世称为《坛经》。

有人读经三千遍,有不理解的地方,向慧能师请教,慧能师给予一一解答。那人非常欢喜,要将经书给慧能师,让慧能师为自己讲经。

慧能师答:“我不识字。”

慧能师以佛文化的义理二讲,并非看文字而解读,或者说他根据那人的提问而解答,文字或话语在次要地位。

不用太在意每天看得页数有多少,或一页两页或三五页十几页,你可以让自己“欣欣然有所得”——你的精神文化丰富充实更有底蕴了——因为你为自己的思想情绪念头言行朝向美好的转化找到了一种文化智慧支撑!

“欣欣然有所得”与“投己所好”

2007年背诵经典开始,坚持有快十三年了。

背诵这些“枯燥”的经典,坚持起来并不容易。何况我一开始背诵时,记忆力不好。那时,我自己的手机号自己都记不住。

对治的办法,就是慢慢发现诵读经典的好!

  抄读《道德经》,经常光顾我的感冒和口腔溃疡与我“拜拜了”,让我拥有了一片更加辽阔的心灵的晴空。

抄读《论语》,读其他人文字写自己的教育叙事,都有了文化支撑。

经典就像蕴含着种种真善美的种子,比小麦玉米生根发芽要慢许多,她开花结果也更珍贵美好,不仅可以润泽自己,分享后可以让更多人受益。

参加叙事者团队以后,学写叙事,将诵读经典学优秀他人做最好自己结合起来。学习教育叙事,让经典更好生根发芽;经典诵读,让学写叙事拥有一种更好的文化精神支撑!

背诵经典,有些小技巧,不用拿着书,而是将要背的内容抄在纸上,装在口袋里。随时随地的,有机会就背。

每天五十字以上的背诵,一般都在我上下班的路上完成了。有时忘记了,随时从口袋掏出小纸片温习巩固。

时时处处事事,都与背诵经典有机结合,让经典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高兴的时候背,让自己不得意忘形;烦恼纠结的时候背,给自己心灵打开一扇天窗;等人等车等时间的时候背,让等待不再单调枯燥;自己茫然的时候背,自己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寂寥的时候背,自己的心灵不再孤寂;心寒绝望的时候背,多了一份温暖和希望;忙的时候背,自己学会忙里偷闲;闲的时候背,自己努力前行不懈怠。

有人说:心灵和脚步,至少保证有一个在前行的路上!

诵读经典,让心灵在前行路上;学写叙事,让前行有坚实的足迹。

不管我站着坐着躺着还是走着,只要一有空闲机会,哪怕只有一两分钟三五分钟,我就凭经典诵读让心灵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