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924:学写叙事路上的贵人NO.1

(2020-03-04 19:14:2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924:学写叙事路上的贵人NO.1

2018827日,在淄博张店实验中学门口的一张合影,成了我最珍贵开心的回忆之一。那是我与叙事者团队创建者王维审老师的合影,照片上两人开心地笑着。

这张照片,是实验中学的老师帮忙拍的。当时作为王老师“铁粉”(铁杆粉丝)的我,请求与王老师合影,王老师高兴地答应了。

照片背后,有我朝向美好的一串闪光的脚印!

最初读到王维审老师的文章,是六七年前在学校订阅的《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和《山东教育报》上。每次看到王维审老师的文章,都忍不住多看几遍,对一些细节慢慢回味,回味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眼角有热热的被浸润的感觉。

我想象着,这位一定是六七十岁的教育专家学者,不然不会有这么深厚的文字功底,不然不会这样洞察秋毫且有真知灼见!

2016年寒假的一天,我正在网上打捞着我的希望:五十周岁的我,对教育教学极度倦怠,每次走向教室的脚步都像灌了铅,每次离开教室都像是胜利大逃亡。这种状态极不合适,我苦于找不到摆脱困境的路。曾经喜欢读写的文字的我,虽然没有再坚持写作,冥冥中却希望相关的文字信息让我脱困。

“你敢挑战吗?(王维审老师教育叙事写作邀请函的题目)”和一个《琅琊榜之王维审篇》的视频,给濒临绝望的我展现了一片激动人心的新天地。

当然,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王维审老师也就四十岁,比我小十来岁呢!他的文字功底和教育情怀达到的崇高境界,让我自惭形秽。我也是喜欢读写的啊!为什么我的随笔最终淡出了自己的教育视线?对照王维审老师生动的成长事例,我检点出了自己在读书、教育写作和做好本职工作方面的种种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天壤之别也是巨大的,但我看到了可以尽量缩短的努力方向!之后的日子,被这种希望点燃了!

在王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智慧引领下,叙事者群里许多优秀的教师和叙事者分支团队迅速成长,他们的事迹通过叙事者优秀教育叙事文章共享,又给我提供了最鲜活的成长样板。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叙事者优秀文章,就像是阅读一本发生在身边的教育大百科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线教园地泥土的芬芳。我使劲呼吸着这里的新鲜氧气,努力感受着这些自带光芒和温暖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光、温暖和新鲜空气,滋养我走向最美好的成长!

“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不仅不善于表达写作(喜欢写而不擅长写),还悲剧性地下意识屏蔽了教学相长的故事。正像王老师所说的,一个教师最可悲的,是离开讲台后没有可以回味的故事。回首三十二年的教育历程,不但没有可以值得回味的故事,而且有很多令人心酸的悲催。不是自己的环境与经历多么不堪,而是自己人生的朝向出现了偏差——王老师说人生“归因很重要”!

三十二年积习难改,我还能扭转自己人生的乾坤吗?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情绪念头言行,需要刮骨疗毒需要大换血,自己能忍受能坚持吗?十来年的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给了我一种心灵文化上的支撑。我通过追随叙事者学写叙事,在没有路的峭壁上凿路,在没有路的天堑上架桥。王维审老师和叙事者团队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

“信仰文字的力量,信仰叙事的力量!”我无数次用王老师的这句话给自己加油!

2018827日,王维审老师在淄博张店实验中学上课。我坐在两百多人礼堂的最前排,课后有幸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过,最后是王老师离开学校时答应与我合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珍贵照片。

“你越努力,就越幸运!”我在学写叙事的道路上验证了这句话。

每天坚持学写教育,我已经累计写了一千九百多篇文章。这是一千九百多次心灵历程的切磋琢磨,这是一千九百多次艰难险阻面前的努力登攀。

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贵人,王维审老师肯定是我学写叙事路上的贵人N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