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916:我的经典诵读情缘

(2020-02-26 19:51:2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916:我的经典诵读情缘

1981年秋,十五六岁的我考上了县城的师范学校。

不爱说话,喜欢看书,看书画作品,看同学表演文艺节目,看书报橱窗报纸上的文字。

从当学生到毕业后做教师,一以贯之的,就是这份文字情缘。不管是有书陪伴,还是没有书陪伴的日子。

“黑夜给了我追求的眼睛”,真实道出了我追求阅读的意义。越是感到困惑迷茫,这种追求越是强烈。

那时能读到的好书很少,记得1994年那年,我跑遍了方圆百里的书店院校,竟然借不到一本《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楚辞慰藉着我的人生,同事慰藉我的还有古今中外的经典乐曲。

时间长了,我往往能从诗词曲相伴的人生中,读出一些与人不同的收获。

不知道是天赋,还是生活阅历使然,一种如影随形的“偏执”让我的人生更多了些坎坷。

我的阅读与做人做事,常常犯的错误是“见树木不见森林”。一个人有病,打针吃药相对见效快,心灵上的故疾,往往更需要经典文化更长时期的浸润。何况,在人生很长岁月中,我连真正经典的门槛都找不到。

父辈的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后来觉得经典始终都与自己相伴,只是自己没有慧眼识别,抑或自己的心灵中有太多夹杂而已。

作为一名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对自己的不足常常是如芒刺在背——我想找到救治自己“偏执”的良方。

周围人都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我无从学起,更不用说具体的方法途径和努力方向了。

在我参加工作近二十年后,我感受到一种须臾不可等待的期盼和呼唤,让心灵和情绪念头言行有一种文化归属感。我需要一种正确认识评价发展自己的文化,需要一种 让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一以贯之的文化。

2003年,我开始读的一本重要的经典是《论语》。2005年,抄读《道德经》,让自己身心感到大受益。经常感冒的我,因为抄读《道德经》很少感冒了。之后,还抄读《古文观止》《诗经》等,反正觉得有种喜欢钻故纸堆的感觉。直到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感觉学用经典有了方向,开始更好的背诵经典夜以继日,五六年时间累积背过五六万字以上。

大概从2012年,我诵读《论语》《道德经》等数万字经典多年后,开始读《地藏经》背《楞严经》。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真正开始自立自强。

后来学写叙事,经常提到这一点,妻调侃:“五十岁了,才学着做人做事,不怕人笑话?”

因为有经典文化支撑,我说:“不怕笑话!有错误不知道反省改正,才可怕!”

2016年元旦来临,我五十周岁,精力和学习适应能力开始下降,教育工作日新月异,我感到一种严重不适。自己不善于沟通交流,倦怠与日俱增,我的人生面临严峻挑战。

2016125日,王维审老师开始创建叙事者群。王老师的成长故事,让我感到学写叙事和诵读经典可以相辅相成——我看到了五十岁后专业成长的一缕曙光,并努力去把握!

叙事者团队要求每周提交一篇叙事,我坚持每日一叙——从七篇叙事中找出最好的一篇上交。

学写叙事,叙事者群每月共读教育经典,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优质的学习平台。叙事者每周提供的教育叙事汇编,让我的学用经典与学习优秀他人有机结合。

坚持每日一叙四年多了,累积了一千九百多篇博文,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十二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近百篇。四年的学写叙事,让我承传践行经典走入一个新境界。

“偏执”的性格,在活用经典后转化成一种正能量,开始助力完善提升自己的人生!

两年前2017225日,叙事者给我提供平台,分享《论语别裁》阅读分享,拉开了我分享经典诵读的序幕。2018年暑假77日,我开始坚持每天分享《论语》诵读感悟,之后增添分享《道德经》诵读感悟,每次分享在十分钟内,分享次数近千次。这种分享视频,通过我的QQ日志发布,QQ好友可以及时看到每天的更新。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吐芽。经典文化在生命中生根发芽,心中的春天来了。努力前行,祝天下苍生一切安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