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82:让“活的教育”深根茁壮
(2020-01-29 20:10:4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82:让“活的教育”深根茁壮
《活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1921年在金陵大学暑期学校的演讲,曾刊登在1922年1月18-19日《时事新报•学灯》。
“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林里一样”,陶行知先生一语中的。
陶行知先生,提倡活的教育,就是要让我们按照学生活的心理需求进行教育。
初中生好奇,凡是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样的引导激励的机会。
下面从“新疆的葡萄为什么特别甜”为例展开的相关教学活动片段:
师:新疆的瓜果是最甜的,与当地哪些自然条件有关?
生:昼夜温差大。
生:夏季气温高,有利于瓜果生长。
生: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师:当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师: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生:离海远,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到高山阻挡难以到达。
师:那里降水少,种植瓜果需要的水资源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来自于当地冰雪融水。
师:新疆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生:属于非季风区。
师:为什么新疆是非季风区?
生:受夏季风明显的地区属于季风区,新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所以是非季风区。
……
活的教育,满足了学生不断从地图文字中学会思考判断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活的教育,让学生有一种不断发现或收获的快乐。如果学生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说明这种活的教育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一系列问答中,有些学生可能临时跟不上趟,但是他可以从中找到学习地理的规律和窍门,如果他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肯定收获多多。
活的教育,要顾及到不同学生的接受或需求能力不同。
在初中地理素质检测中,有的同学得分在二三十分,有的同学在八九十分以上,可以缩小这些学生差距,如让二三十分的提高到四五十分,但是无法让这些学生获得差不多的成绩。
没法平均学生学习成绩,但可以用活的教育,尽可能让同学们对这门学科保持足够的兴趣。
比如课下,我会结合生活实际,与相关同学探究一些与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如冬天我们这里树木为何落叶?天为什么一天天变冷?黄土高原上的白羊肚毛巾有什么作用?中午太阳影子朝哪,为什么?我们这里房屋门窗朝向偏北还是偏南,为什么?
为了把这些探究活动搞好,我会事先写一个教学方案,先找几个同学演练一番,将有最有价值的全面推广。地理学科文明与自信自律助人人文精神融合,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有些学生,一开始学习新知识,就能迅速达到较高水平,且会提出一些非常有新意的问题。有时,我迅速给予解答;有些问题,我不能给予明确答复,需要自己先学习研究才能形成一个教学思路。
对能力超群的同学,我用地理知识规律引导其活而不乱。这样的例子,地球有自身的运行轨道和自转公转方向,偏离了轨道打乱了方向行不行?
在人文精神方面,我引导学生: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善于人帮忙;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要学会乐于助人。
活的教育,要贴近生活外,更贴近时代特色,更切近热点和焦点。
比如高铁地铁、跨海大桥、网购和垃圾分类回收等,在课本上涉及得较少,作为教师结合往年的中考题和中考模拟题,尽快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前沿知识,做到课堂教学拥有时代特色,紧随时代热点和焦点,也就起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和思想情感引领作用。
要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都要充满活力!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活的教育,能叫暂时的生活永久;能让片面的生活完全;能让低微的生活高尚。我们总要使我们的身体、精神,都是很健全的、愉快的。
2016年1月25日,刚过五十周岁生日的我,参加王维审老师创办的叙事者团队,学写叙事坚持叙事者共读,坚持每日一叙,努力学优秀他人争做最优秀的自己!
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坚持中,让“活的教育”深深扎根脚下的土地,在春光下受了滋养料似的,也就能一天进步似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