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53:“分分”计较之后
(2020-01-06 10:59:5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53:“分分”计较之后
到了期末考试了,也是收缴获奖证书和论文的时候。这一学期,仅仅有一张《教师博览》(原创版)“生活在亮处”征文获奖证书。
教科室主任光老师说:“这种征文,不能算是论文。所有的获奖证书和发表的论文,都要制成PPT 用幻灯片展示。”
光老师善意的提醒,让我侥幸加分的心一沉。
其实,这种征文不能算是论文,我心中也有个数,只是一种多得几分的私心,让我抱着一种侥幸试一试。这篇文章,在最近一两年里,照亮了我的生活工作学习,让我用一种阳光向上向善的心态对待一切。在奖励分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不是所有对教师有好处的努力,都会得到肯定的。上两个学期,都有发表论文提交,也都加分了。偏偏这个学期没有论文发表,只有这样一份不适合加分的征文获奖证书。
当然,还有一篇德育故事征文区级一等奖。这要感谢张成双老师和整个品德教研组,是他们的支持和认可我得以参加。
其实到了五十多(已经快五十四周岁)岁了,还计较那些分数,我也为自己的虚荣感到羞耻。但是还是觉得综合考核分高一些好,就像是以前虽然头上有白发,总是去染发,让人看到自己头发漆黑,只有自己知道,不仅要多花一份染发的钱,而且还要承受这染发剂透过头皮对身体的伤害(因为所有的染发剂中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每天早晨,我都会打开博客或QQ日志,看博文和日志下面朋友们的留言或点赞。这些留言和点赞,在无关紧要的人看来似乎有些无聊,对我而言,却是接收到的一些温暖和阳光。就想体质相对较弱且年龄相对偏大的我,喜欢冬天的中午到南墙根晒太阳一样,别人不去,只有我一个人一堵墙一片温暖的阳光。我努力坚持着,因为我要维护自己生命健康的尊严——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也。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所以买鞋子的时候,常常亲自试一试。至于这双鞋子在别人看来是不是好看,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个方面,我不太注意别人的看法了,总是穿些让自己舒服的鞋子。年轻时候,明知道穿皮鞋难受,还是坚持穿皮鞋,明知道穿西服不是很适合自己仍然坚持穿。少些看别人的脸色,多些倾听内心的诉求,真正做回自己不好吗?
就拿期末考试最后两周来说吧,我给同学们上课,都是双盘着进行的。一者为了保持一种很好的心态和精神头,再者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最好状态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每次抱着护腿,不怎么雅观,我也做了。还有那些支持帮助我的学生,或给我收拾好多媒体,或者帮我搬座位,或者表达自己的关心。
这是冬至后的二九天了,校园里的法桐和雪松形成鲜明的对比:雪松依然葱茏着自己的青绿,在法桐的枯叶和光秃的枝干映衬下更加明显了。我想,自己就像是冬日里的法桐,洗尽铅华,努力将根扎向脚下的土地,从深深的地下汲取营养和温暖,积聚着能力对抗着寒冬的侵袭,希望来年有属于自己的葱茏。
法桐树来年的葱茏是一定的,五十四岁的我还会有吗?
于是我想到了陶继新老师、魏书生老师、赵蔚芝老师、赵玉霞老师等这些六七十岁依然如日中天的教育前辈,这些人都是大家我很难达到他们的水平和境界。我所知道的磁村、太河、双杨等学校,不是都有年龄大了依然很好从教的老师吗?我就从向他们学习入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