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1849: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2020-01-04 17:43:3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849: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早晨准备看博客、QQ日志进行网上学习,网络却显示无法连接。这时是凌晨五点,也是往日起来以后进入“早读”状态的时候。早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一天才会精气神都没大毛病。

没了网络,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于是有了小小的急躁。早晨的好情绪,被裂开了一个口子。我习惯性的开始用毛笔描画芥子园图,原先已经用铅笔或中性笔等打了草稿了。一开始画,都觉得不像的,有些泄气,想到老师教画的时候,就是一直临摹一直坚持,最终结束的时候,就觉得形神都有些像了。网络不可用的沮丧,就在这种描摹中获得了补偿。

吃过了早饭,觉得鼻子不通,就像是有人把鼻子近乎捏住了不得进出气。这又是一种糟糕的感觉,这个周末因为累没有去学画,休息时又偏偏让自己不得自如呼吸。这种糟糕,比没有网络更加难堪。这样类似感冒的不适,我已经一年或更长时间遇不到了,大概与我吃药有关。在觉得心脏不难受的时候,就不再吃药了,免得给我自身的免疫系统带来太多困扰。

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唤醒。人体与免疫系统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脾经。脾经活跃的时辰,就是上午九到十一点了。上午九点多的时候,我一边绕着楼房漫步,一边诵读着经典,借着经典文化的力量,将种种不好的情绪念头言行,从自己身心中清理出去。

直到此时,我才得以认真观察着生活区里的种种:苗圃里的怪石、迎客松、柿子树和竹子,还有从外面仰望阳台上的种种花草,看出哪些是自家的哪些是邻居的。

在附近一起学习的王浩然、谭启涵两位同学在很少有人走的路上打羽毛球。两位都是我的学生,今年念初三,个子大概都有一米八了吧。羽毛球在他们之间上下左右翻飞,听到拍子与羽毛球接触的碰撞声,听着他们轻轻的相互提醒和交流的声音,感受着一种青春的气息。

内心喜悦和祝福慢慢滋长着:喜悦的是,周末他们没有忘记学习,也没有忘记锻炼身体,而且是和同学一起。我的祝福是,认真学习喜欢学习和好的身体都是要有的。

走到跟前了,就有了交流:

“老师好!”王浩然同学说,谭启涵总是显得有点羞涩不善于表达。

“这是谁家两个帅小伙子子啊!”我不禁感慨着打趣道。

谭启涵的母亲(晨露)和邻居张哥,先后打电话提醒换液化气控制装置的消息,让我们得以没有错过这次免费十年一次的更换。

谈到谭启涵,晨露说:“十一点他们就到王浩然家去了,现在也没回来。”说话间是母亲满满的期待:期盼儿子早些回家吃饭或更积极学习的期待。谭启涵父母的种种努力,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想:孩子与父母之间是有一种心灵感应的,有人用“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来形容这种关系。

“我刚才看到他们两个一起打羽毛球呢!”

我非常欣赏晨露写在QQ日志中的座右铭: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孔子论弟子子贡背后说人缺点:“子贡啊!你就没有毛病吗?在背后说人坏话,我可没有你那样的闲空啊!”

我常常感慨:“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上进时盯着别人的不足获得一种心理平衡。现在每天的诵读写说等,用优秀文化的力量支撑转凡成圣的点滴,真的希望更多人从团队和读写中借取这样的力量!”

从十几年前的诵读经典,到六七年来坚持用经典文化反求诸己,让我受益多多。怎么将这种美好与人分享呢?我一直寻找着一种途径和方法。坚持每日一章《论语》诵读感悟认识体验,已经一年半了。这种具有温度和光亮的东西,正慢慢在我身心中集聚着。精力和体力的衰减,我只有顺其自然,浩然正气的培养我却可以掌握一种主动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