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40:学会“倾听”,学会“懂得”
(2019-12-30 17:03:26)分类: 公众号发表文章 |
NO.1840:学会“倾听”,学会“懂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人长了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多听少说。
“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把精力用在“懂得”上,懂得自己,懂得他人,也就是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学会更好的做事是根本。
“你先听听人家啥意思!”妻经常这样提醒我,要求我。
我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的说呢?
“你不说话,没有人把你当哑巴卖了!”这是我听到的一种严厉地对抢着说话的制止。
一个人抢着说话,不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
孔子曰:未及之而言为之躁,该说而不说而为隐,不看人颜色而说视为盲。对照孔子关于说话的这三条原则,我几乎时时处处都在违反着。
作为教师,这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说这是自己的一个短板。不仅做教师这是短板,就是做人这也是一个短板。
学写叙事,我努力弥补这个短板。
学会弥补,首先要会倾听,向善于表达的老师同学学习。“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些值得学习的榜样,不是不在身边,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善于倾听的心灵,努力通过学写叙事关注发现挖掘,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过程。
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用耳朵听,更是学会用心灵听。不仅学会用心灵听,而是要用一颗纯正的心灵听。
有句话叫“洗耳恭听”,洗的不是耳朵,而是心灵。
一个银行家能听到一个硬币落地的声音,一个音乐家从风声雨声中听到乐音。有怎样一颗朝向的心灵,就会听到怎样的声音。
学会倾听,首先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柔软,变得善良和真正的内心强大。
那些优秀的老师,不仅听懂了孩子们表达出来的意思,而且能通过孩子们表达的状态,读懂孩子内心世界的种种。
高山流水遇知音,不是听就能懂得了。倾听,倾注的是内心的悲悯情怀和智慧,不是内心的逼仄和鄙陋见识中的桎梏,时刻让自己拥有并珍惜悲悯的情怀,大概是善于倾听的必要条件。
学会倾听,就是在沙漠培植绿洲。首先要在沙漠中有水,其次要有绿洲植被生长需要的沃壤。学会倾听,首先要善于耕耘自己的心田。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尊重学生。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前提都是了解,了解学生懂得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功。
要懂得学生,就要时时处处做最优秀的自己。自己更优秀了,才能更好的学会倾听和懂得。
德高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的必要条件。
做教师成为自己的职业,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重任在肩。这种重任,堪称任重道远。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孔子他老人家给我们的榜样。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追随王维审老师,学习叙事者团队中众多优秀的榜样人物,一起共读共写,坚持学优秀他人做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叙事者,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