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39:“一九”正午南墙根下
(2019-12-30 13:34:1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839:“一九”正午南墙根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作为一名学写叙事者,心向往之。
时间为12月30日,正在“一九”之中,为了晒晒太阳养心养胃,故而正午到南墙根下晒太阳。
喜鹊的“学区房”
中午饭后,我到操场南边墙根晒太阳。
少年时候,也就是四十年前,数九寒天中午南墙根下,很多晒太阳的老人。他们拉着呱,或者抽着旱烟袋,很享受的样子。
我在这里晒着,转过身,让太阳照射到后背上更加舒服。面对墙壁,我想起了“面壁十年图破壁”这句诗,想起了达摩法师在少林寺石洞里面壁的故事,想到了孔子的“不读《周南》《召南》如面壁”。
我知道,别人可能看我很怪,一个人在那里“面壁”。我顾不得别人怎么看,我为了养心养胃,我只有如此了,希望上苍给我康复的机会。
南墙根下,最暖和的地方,来回踱步走着,诵读着每日必背的经典。听着隔墙幼儿园的指导老师管理孩子们的声音,听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声响,隔着一面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猛然抬头,看到参差错落两棵软枣树。
树上的软枣,没有人摘,密密麻麻的挂着,少数落到地上。我踱来踱去的地方也有,刚才我就千方百计的避开,怕踩着了。原因为哪个孩子丢在那里的,却是软枣树上自然下落的。
附近的树上有个喜鹊窝,这些喜鹊应该是喜欢吃软枣的。不用到处觅食,就可以不愁拥有填饱肚子的美食乐。我不禁羡慕起选址在这里的喜鹊了。不仅是学区房,而且有免费的甜点。
喜鹊是我不能比拟的,张开双翅就可以自由的来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如物”。
信哉!斯言。
只是这里的初中学校小学学校连成片了,说是学区不为过。喜鹊从这优越的地理位置处,在文化熏陶浸润方面究竟得了多少好处,我不得而知。如果孔子的弟子公冶长(也是孔子的女婿)死而复生,我一定虚心请教弄个究竟!
学生与课下探究题
操场门外,有三个学生晃来晃去。他们在那里的一个慢上坡来回跑着做游戏,我不能确定是不是我教的学生。
一种条件反射:如果是我的学生,跑到我面前与我探究问题,应该是什么呢?唉!问题就是“为什么老师站着的地方最暖和?”
前边复习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板朝南,为什么采光板都是倾斜着的?
采光板朝南,就是为了更多得到太阳光热。
冬至时分,我们这里的太阳高度角大约26°左右,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板与地面的倾斜角大概在65°左右吧。
此刻,如果在这南墙根喜爱,我躺在在一个六十五度左右的躺椅上,穿着黑色的外套,大概是最暖和的了。因为这样冬至中午的太阳光,对我而言大概就是直射了。
那三个学生没有来,大概想然我安静一会儿,他们也放飞自己的天性,好好尽兴玩会儿。期末了,对于师生而言,自由支配的时间显得有些可怜。
学生累,老师也不轻松。作为教师,我常常利用周末好好的补上一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