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80:“思维在线”与“有滋有味”
(2019-11-29 13:59:2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780:“思维在线”与“有滋有味”
一堂好的地理复习课,要有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不管学生看上去或者听起来都有趣且有意义才成。
一者,让学生参与编题答题质疑,二者引入大家喜爱的葡萄(酒),让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添加一条线,让思维在线
师:“这道题,是卢延澎和陈兴鲁同学共同参与创造的。”我想到那节课,在师生编题时我的遗憾,就是在三十至四十度纬线之间的冬季等温线,写成了18。回去仔细一想,地中海地区冬季气温,大概在1-4,于是有了这个课堂创意。不仅纠偏,而且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串联一下:气温随着纬度变化的规律,冬夏季同纬度海陆气温高低不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等,让学生会看图分析并能正确表述。
于是,黑板上又有了两条纬线、一条海洋陆地分界线。提问了陆地一侧的气候类型特征,继续追问了多雨、湿润、高温、温和、少雨等的具体内涵。
师:“如果是北半球的冬季,在图上添加一条等温线,应该是哪一条?”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都是4摄氏度:一条从左往右斜向上(A),一条从左往右斜向下(B)。
生:“选B。”
师:“咱们把这条线放到这个图上验证一下,是不是成立?”一边说着,我就将这条线按照学生所选添加上去,“北半球的冬季,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哪里气温更高?”
生:“海洋气温高。”
师:我画了一条纬线,在这条为线上各找了一个海洋和陆上的点,问:“哪里气温高?”这是将同学们背的内容,转化到地图上,看一下是不是能正确转化。学生回答正确。我指着陆地上的那个点,继续问:“为什么陆地的气温低于4?”这里面暗含着一个规律,就是“气温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看哪个同学找出这个恰当的理由来。
只有两三个同学举手,看来有正确的直觉与准确说出理由还有段距离。
生(徐文凯):“因为气温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陆地气温低于4。”
师:“非常好!”我在图上找到代表同纬度的陆地的那个点,然后比它纬度低的另一个点在陆地4等温线上,自然可以直观引导学生运用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得出该点的气温小于4。“这个时候,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与我们这个时候气候特点各是什么?”我希望同学们,由看图转化到现实生活问题思考中来。
生:“地中海地区温和湿润;我们这里寒冷干燥。”
品葡萄(酒),细论气候特征
师:世界上的葡萄酒,最出名的就是法国葡萄酒;创建冰葡萄酒品牌的是德国酒农;现在最大的冰葡萄酒生产国是加拿大;一百多年前,一个喜欢法国葡萄酒的中国人,在青岛创建了张裕葡萄酒,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中国的吐鲁番堪称葡萄王国。请同学们结合四个国家五个地区,种植葡萄地区的气候特点说明原因。
生:法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德国是靠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加拿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靠近五大湖区利于葡萄生长,中国青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适合葡萄生长。吐鲁番地区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满足葡萄生长的水分条件,日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师:为什么德国的酒农,发明冰葡萄酒是个偶然。那里冬季的气候,一般是怎么样的?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加拿大大量生产冰葡萄酒的原因,是因为什么?为什么选择在青岛制造葡萄酒?
生:温和的。发生冻害,是受寒潮影响。加拿大五大湖区冬季寒冷。青岛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
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青岛的温带季风气候的区别在哪里?
生:青岛冬季依然是寒冷干燥,夏季特征依然是高温多雨,只是冬夏气温比同纬度大陆温和一些罢了,而不是全年温和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