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60:从“光溜面”到“麻子脸”
(2019-11-15 15:24:4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760:从“光溜面”到“麻子脸”
新综合楼主体竣工了,再有几天原来教学楼办公楼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搬到新综合楼上去。
这几天,教师们从新综合楼前走过,都会下意识的朝她行注目礼,一天一个新的更好的模样,每个朝向她的人,心里都带着一种微笑。
综合楼前的地面,也用光滑的整齐的薄石砖铺过。欣赏着这一切,突然发现一个工人,拿着焊枪焊枪喷着火舌,在新楼大厅门前的台阶下面操作着。
“干什么呢?”成双君问。
“在焊接这么呢?”我这样说了,又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思路,石头缝还需要焊接吗?
第二天看到焊枪喷火,就来到我们跟前了。离大厅最近的一片片石板,原来的光溜滑的表面,已经被火舌“咬”成了“麻子脸”。
这些火舌,正在丑化着光溜滑的石砖的表面。
踩在上面,这些滑溜的石砖不容易打滑了,如果不这样处理一下,到了冬天下雪后,在上面走就要小心翼翼了。那样的话,那些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要么随时准备跌“腚瓜”,要么要颤巍巍地走路了。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也要颤巍巍了。
我想到以前,要到多功能教室开会,最怕冬天下雪。一下雪,多功能教室门前的大理石板上就不敢走路,年轻人身子灵活轻巧,大胆过去了,我则等大家都走了,才扶着柱子或用手撑着地面,慢慢挪移过去。走过去了,想想身上都冒汗。那时,就想:把地面铺得那么光可鉴人有什么用呢?只是为了好看吗?
这几天,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叙事者群里讲述,准备稿子,稿子每天都在动大手术。里面的内容,让我觉得就像是光溜滑的石板砖,遇到下雪天就无法更好行走。今天的讲述,不就是为了自己和他人明天更好前行吗?把一些表面光溜滑,只是好看无实际意义的内容删去,换上具有个人成长特色的内容不就行了吗?
原本想要洋洋洒洒近万言的讲述,突然有一种大胆的想法,就是缩减成三千字左右。
想到一个故事,马克吐温去教堂听一个慈善演讲,当他听到五分钟的时候,想捐出五百法郎,听到十五分钟的时候,只想捐出三百法郎,等听了半小时后,他觉得演讲者就是在浪费自己时间,生气的从捐款箱里偷偷拿走了二百法郎。
今天中午,我一直在抽空看这个稿子,缩减到三千字成功落实。
一次次把原先看好的素材删减,就像是火舌下那些飞溅的石屑,那是被从石头身上硬生生“咬”下来的啊!这些内容,有很多都是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啊!每次稿件的瘦身,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这种痛掺杂着思想高温烘烤,就像是火舌“咬”石头光滑的表面一样。稿子上的内容,没有了原来的表面光,也去了很多高大上,但是我坚信都是一些让叙事者家人听了,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借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东西,总而言之可以更好前行!
我的讲述稿,不再好看且有些实用了。就像是由“光溜面”变成“麻子脸”的石板砖。不去注重表面的好看,更注重挖掘自身的有意义或有价值,不正是自己应该朝向的人生追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