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23:学写叙事促历事练心
(2019-10-31 17:06:2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723:学写叙事促历事练心
当我五十岁以后,才觉得努力反省和改善提升自己。
也可以说,这是做人做事以文化己真正开始落实的日子。这都应该感谢王维审老师,感谢叙事者团队。
记得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母亲第一次提出,我做人做事的性格脾气得改一改。
怎么改?哪种文化支撑,谁是可以学习的现实中的榜样?是的,在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他人,但我却觉得向他们学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也模仿他们,从语言行动到做事到那可以说出来的想法情绪,但是随着一点点的深入,我觉得自己更找不到北了。我又脱身而出,从零开始,所以真正深入的学习,应该是遇到叙事者以后。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举个例子说明,大家更清楚。自己刚刚吃过了饭,别人问吃的什么?我立即忘掉了。自己做过的事情,甚至说过的话,也不以为意。这是非常可怕的,我却是如此的不堪。
叙事者引导我走上一条路,用文字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用文字记录那些触动自己心肺的人和事,这个过程中,调动了自己思维情感等一切感官,慢慢的我变成了一个有故事而且能够讲自己故事的人。一天的做人做事,一天的叙事中有体现,慢慢的我找到自己前行中一条文化的根,一个性格脾气优缺点发展变化的线索。
没有哪一刻,像这样关注认真评判自己,只有五十岁以后。妻因神经受压迫,突然腰腿脚不能站和坐,我负责妻的吃喝拉撒,陪着妻忍受病痛的折磨。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令我揪心。教育教学,是一个没有休闲季节的工作,何况五十多岁的我,对正常的工作常常力不从心。遇到妻突然生病需要照顾,我自然两头都照顾不过来。
好在妻的三姨赶来照顾,我得以喘息,好像自己重新捡回一条命一般。
这种关键时刻,还是佛道儒等优秀传统文化拯救了我,得以与生活和工作中的磨难死磕。虽然我面对得很艰难,但是从内心,我没有退缩,以心命相搏。
课堂上,讲了上句忘了下句,好在有有能力又有担当精神的同学帮忙;家里,常常丢三落四,难以照顾妻周全。说实在的,不过我都尽力了,虽然能力有限。我也感激自己没有在任何一方面退缩,虽然这次那么艰难。
妻的病,在三姨帮助照顾下,慢慢恢复,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学生的教育教学,更是要咬住牙,定下心,尽心尽力。恰巧遇到叙事者创立者王维审老师,发动大家写成长故事,我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我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有的是参加叙事者后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这些改变一直感动着我,支撑着在艰难和繁忙中努力梳理自己成长的历程。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读书写作业。此刻,我读的就是这本工作和生活的无字书,我写的就是干好工作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这份无字作业。现在我正在着这样做着,觉得挺自豪的,也挺高兴的。看着没有被压垮的自己,看着骨头更硬的自己,看着更加学会面对和努力的自己,看着秋风中在人生的秋季努力收获和耕耘的自己,我倒是有些欣赏佩服自己了!
年轻时,最喜欢辛弃疾的词了。他的“沙场秋点兵”豪迈,现在没有了;剩下的大概只有“天凉好个秋”的豁达了。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看着生命的时光静静的流淌,没有比现在更美的了。一个人开始正视自己,开始面对自身的优缺点并努力扬长避短,且追随者一个被称为叙事者的生命成长共同体,一起感受团队成长的种种幸福和挑战。其实,一个家庭,一个工作单位,也是一个团队,只是在这样的团队中,我常常缺乏团队意识、精神和团队专业素养,好在遇到叙事者,我慢慢体验到融入团队战胜苦难挫折的美好!
学着做最好的自己,我晚了吗?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