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713:对比名师找差距

(2019-10-23 16:19:3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713:对比名师找差距

昨天,由于家人生病忙得焦头烂额,课上三个同学照样趴在桌子上睡觉。于是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不曾想却是自己被“情”所困被“理”所缚,反而彰显自己的鄙陋和渺小,似乎在乞求学生学习似的。

我首先说:“你们三个是最令我伤心的同学!”只有一个同学听了这句话,稍微抬了抬头,然后又趴下了,另外两个置若罔闻。自以为教了两年的学生,对自己是有感情的,却被眼前的“无情”伤着了,伤到可怜的自尊后面的“玻璃心”。

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学生照睡不误。

其他同学,用闪亮的眸子对视着我,似乎在说:“老师,我们没有对不起你啊!”我清醒了,应该尽快恢复到最好状态。可偏偏不服输,以为动之以情不行可以晓之以理。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对自己没有尊重之情的人,若非谦虚好学,肯定对自己的话不会感兴趣。就是这些睡眠状态的同学,即使认真端正着,一定也不会听明白我讲的内容了。我不是也在听绘画老师讲课时睡着了吗?虽然当时我是站着睡着了。

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受到表扬,那么疲惫还是坚持去听高老师的课。虽然效果不如那些精神抖擞的同学,起码说明我恨重视这绘画这门课。现在我坚持每天临摹一页“芥子园”,就是明证!高老师和同学们非常投入的教学,当时对我的瞌睡浑然不觉,这也是对教学专业的一种敬重和,也是对学习状态暂时不理想同学的一种尊重。

高明的教育者,形象的称之为“冷处理”。这种“冷处理”,也是身心中有温度和光亮的表现。

接下来,愚不可及的我,继续说:“升学考试时,不会因为我们上课睡觉多给我们加点分!”依然没有动静,因为人家根本对于升学考试进重点高中不感兴趣,就是感兴趣也是也是以后的事情。我真的不可救药了,还说:“要是上班这样,肯定会被老板辞退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同学可能没有打算为别人打工,看他们现在的架势,都是要别人为自己打工的样子。

我说了半天,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功课很累的时候,或者是中午或者晚上休息不好的原因,管不住自己睡觉是难免的。作为教师,在学会找到教的“巧”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找到学的“巧”,尽量事半功倍,再就是注意尽量科学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思考、动手、动嘴相映生趣。

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积极进行正面引导激励,才是教师最应该关注且有趣有意义的所在。

写到这里,我想起2012冬天的周末,去某学校礼堂听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报告的情境。

听报告时间是一天,中午休息时间临时缩短了,以致于下午报告一开始,从外面不断有老师走进来。每次进来,报告大厅的门都会发出一次响亮的“咣当”声。要换作我,做报告的好情绪一定会被破坏掉。再加上粗俗浅白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被破坏掉的还有所有听课老师们的好状态。

当时,魏老师的表现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是这样说的:“我首先要向迟到的老师表示道歉,因为临时更改时间,以致于你们无法完整听到我的报告。”这句话落地,因为不断有老师走进,几百人的大厅略显有些骚乱的氛围,顿时静得出奇,只有一个声音,就是魏老师的娓娓道来,大家被魏老师的专业、情怀和境界深深吸引了。

细心比较,魏老师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切都在不言中。魏老师的“情”,是对迟到者的“同情”,周末牺牲休息时间来听课,面对时间临时调整会有种种不适应;魏老师的“理”,也在包含深情的“道歉”中了,这种“道歉”中,也包含了一种“同情”,就是没有听到完整报告的遗憾。潜台词是,自己报告内容很有意义,值得每个老师从头至尾去听去揣摩学习。

我们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专业的蔑视,却不可以自己去亵渎自己专业的尊严。尊重和严格要求,总是相辅相成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让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始终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度,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历练自己的教育情怀,不断拓展自己的教育人生境界,在艰难困苦中慢慢品味玉汝于成的蜕变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