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96:学做叙事者,遇见更美好

(2019-10-06 20:34:34)

NO.1696:学做叙事者,遇见更美好

从五十岁参加叙事者至今,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我坚持每天学着写一篇,写了近一千七百篇,叙事者公众号发表了二十多篇。《中国教师报》、《教育文摘周报》、《今日教育》、《教师博览》等报刊,一共发表了十一篇。所有这些,得益于叙事者团队发布的征稿信息,得益于叙事者团队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得益于编辑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修改。

叙事写作,成了我每天必做功课之一。

叙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利于身心和谐

身心相互扯皮,是我吃不消的。“吾言之吾心”,是妻给我起的新浪博客的名字,我觉得很好。年龄越大,说一些自己都觉得心虚的话,身心越难以承受的。学会说实话,说好话,说有利于他人和团队的话,应该是自己努力去做的功课。教育叙事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学着好好说或写,与学着好好做事,越来越走向一致。

利于挖掘潜能

生活工作学习,哪个方面压力大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了,叙事写作就针对哪个方面或某些具体的问题展开。

教材作业本发放,感觉繁忙有压力了,就写这方面的叙事,让事情有个相对理想的解决办法。图书管理采用电子化系统,出现一些新问题解决起来自己感觉比较棘,就在这类叙事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教学流程或优生、学困生辅导遇到管理方面的问题了,就专门写这方面的,有“每课一写”也有“每次一写”。教学中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疑惑,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完善提升,就写向优秀教师请教学习的故事。

时间长了,在写的过程中,思路情感念头言行梳理得越来越条理,一些属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得到了弥补,一些优点和长处展现出来了利于更好地扬长避短。

业余学习书画、身心锻炼,以及其他类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教育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遇到问题了,也写类似的叙事文章,通过教育的视角面对解决。“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杜威和陶行知分别提出的两大教育话题,就在我的叙事中统一起来了。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我的博文,也对我多了一份了解,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我平时少言寡语,妻闲下来会问:“你在想什么?”或“你在忙什么?”每次交流,我都觉得自己词不达意,不用说妻给我找毛病了。有了“每日一叙”,我就把一些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内容写进去。我热情邀请妻做我的QQ好友,希望她阅读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多多给我的写作鼓励支持。实际上,妻对我的参与叙事者一直都很支持。三年多来,我阅读的近五十本教育名著,都是妻帮我网购的。

一次,妻针对“请把门关上!”这句话提了自己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凛冽的冬天我正双盘着上课,凉风从敞着的门口吹进来。我当时难以忍受,又无法站起来亲自关门,就朝离门口近的一位同学说了这句话。同学把门关上了,我身上觉得温暖了,心里更觉得温暖。于是课后,将这个细节写进了我的“每日一叙”。

妻说:“用了‘请’字看似有礼貌,整句话却显得生硬。学生不关门不好,关了门却觉得此事做得有点被动。如果换成‘请某同学帮我把门关上,好吗?’这样说,学生不仅会积极关门,而且感到很高兴!因为他感受到了老师更好的尊重。”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缺憾。

我想到以前请人帮忙,也是用这么一种语气说话,人家有时会不予理睬,当时还以为别人修养不高呢!我抽空浏览了以前关于师生交流的叙事文章,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

以后不管与学生交流,还是与同事、亲朋好友交流,我都注意弥补这个以前疏忽的细节。一个小小的改变,让捡拾起了以前不经意间遗失的种种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