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67:我学着说,您认真听

(2019-09-16 21:22:0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667:我学着说,您认真听

午自习值班的时候,发现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有的同学常常容易随便说话。老师往门口一站,随便说话声戛然而止。

随便说话,容易丧失深层次思维。我们常说的有口无心,就是这个道理。

从事教育叙事写作这几年,我常常将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有时录制下来,仔细研究。有时我会为自己说的话汗颜,因为这样的话从内容到教育意义和艺术几乎为零。

为学着说话,我历经千辛万苦

我曾经连续多年订阅《演讲与口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非常熟悉,有的甚至能复述或大致背诵。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为了摆脱说话捉襟见肘的境界,我开始啃读《诗经》。我以抄读背诵的方式阅读这部典籍,曾经背诵过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将六分之一的篇目改写成现代诗歌。

“仁者必有言”,根据孔子的这句话,我开始努力朝向做一个仁者的努力,从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我点滴小事细节入手,我开始朝向仁德之人的万里长征。

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阅读过上千万字的古今中外名著,累积诵读过六万多字的经典,累积写下数百万字的读书随笔和教育叙事文章。

在学着说话的过程中,才知道每次说话都如履薄冰,因为人生的祸福常常与我的言语相随。大言不惭者,常常是害人害己者,因为这样的言语常常对己对人都是无益甚至有害。有人说话,就是为了口舌之快。我觉得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于是我给自己的言语定下了条条框框——每天汇报《论语》诵读感悟认识体验,不仅如此我还把自己的话录下来发到QQ空间里,让更多的朋友监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情绪念头言行被净化,自己的精神信仰被重新唤回。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我的思维和言语结构,将我身心各种能量纳入到一种向上向善的轨道。

此刻,我很少说话,似乎不敢言语者。

您认真听,不要随便说

我想自己说的话,不再随便,用孔子的话讲,是“述而不作”!

做不到的,不能说,因为不能妄言。

纯粹好听的不能说,因为华而不实,害人害己。

不坚持原则的不能说,因为是墙头草,多它不多,少它不少,没有原则属于苟且偷生侥幸度日。

恶言恶语不能说,激化矛盾搞坏情绪思想。

剩下可说的,真的不多。

完全叫一个人不说话,真的不应该。确切说,老师要同学们不要在课堂上随便说话,而不是不说话。

少说多听,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让自己更多受益。记得有一年,一位教研员做专题报告,报告时间长达两个小时。那时是冬天,听报告的大厅很冷,听完报告会我就冻感冒了。感冒好了以后,我根据报告内容写了三篇豆腐块,发表在福建厦门大学的一份报纸上。

不让同学们随便说,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是为了在适当的场合和时间恰当地说。

孔子说:“君子内语言敏于行”!说话要有文化内涵,有知识技能含量,要有艺术水平或表达技巧。不仅说话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如果觉得自己真的有话必须说,可以将这些话变成文字:如某某我想对你(或你们)说,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情感情绪方面的,可以是行为习惯方面,可以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说的其他内容。

这方面有些同学做得较好,比如我让同学们写学习反思。有些同学表达得很清楚很具体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有了这种走心的写,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更好促进自身扬长避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