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50:开学焦虑“稀释”法
(2019-09-02 21:52:02)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650:开学焦虑“稀释”法
“李霞老师愁得不得了,问我怎么上!”同办公室比我小一旬的张老师这样说。
“年龄大了的老师,遇到原来不觉得是事的,现在也觉得麻烦或困难得不得了!我现在就是如此。”
这个年龄,焦虑如影随形。我是如何保护自己赶跑焦虑呢?
凌晨的觉醒
今天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天,分书的后续工作、上课、功能室的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的检查,这是一道坎,过了之后,就觉得顺畅多了。
凌晨三点钟,我就醒来无法入睡。
于是开始撰写关于理论研讨方面的文章,实际上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因为许校长的鼓励也为了挑战一下自己,也就“无知者无畏”开始写了。开学之前的紧锣密鼓,让我没有时间完成最后一部分,实际上也是在沉淀中完善提升着自己的理念。
临摹了《芥子园画谱》中李成画山法,完成了“理论研讨论文”的最后一千七百字左右的写作。时间过去一个半小时了,一种困意袭来,当时是凌晨四点半。
关于第一节地理课的思维导图,仍然在酝酿中,几次修改都不能让自己满意,更不用说让它提升课堂质量了。
睡觉!睡觉!
面对难以完成的任务,让自己沉沉的睡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对了我所谓的理论研讨文章的题目,是《为大乎细,图难乎易——浅谈教师对新理念的学习与践行》。写的过程,也是在理清自己的思路,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现在未来。一种行之有效可以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对于我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
朴实如饭菜的相濡以沫
等我第二次醒来,已经是凌晨六点钟了。要听经典诵读,要坚持各种姿势的压腿起到抻筋的作用,大概也要一个半小时。
打开听读了数千遍的经典诵读,我没有先压腿,而是开始临摹范宽画山法。看着范宽的山,感觉亲切。高老师的山水画中,也有类似的元素,再就是范宽的画勾起我童年许多美好的山水间的回忆。
安顿心灵,让自己有一份愉悦而优雅的思想,成了我近几年最大的奢侈品,成了我心灵的支柱和最温馨的地方,也是超拔自己心灵中怨天尤人的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美育中渗透一种精神信仰,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成了我的不二选择。绝望般的悬崖峭壁中,生发出横空出世的翠绿,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吃饭了!”还有十分钟就要走了,妻喊我。
我坐在饭桌前,感受着朴实如饭菜的夫妻的相濡以沫,对于开学第一天将要面对的一切我不觉得那么紧张了。
地理复习课的思维导图已经画过三遍了,感觉还不满意。想到即将迎来的课堂教学,没有一个行得通的思路,让我绝望:是精力衰退,是不够精进,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一顿早饭后,一切焦虑换成了淡淡的温馨。
让孩子自己来
开学第一天,接待了来领书的五六位家长,这些学生在学校定了书,新书发到我们学校,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转学到其他地方,要到这里来领取新教材。
其中一双父母陪着一个男孩来领取,给我印象深刻。
第一批新到的二十来种新教材,已经沿着团队活动室(临时用那地方)的墙根排开,宛如一字长蛇阵。顺着这“一字长蛇”一边走,一边从经过的新教材那一摞上领取一本,一路下来就领全了。
当父亲的和做母亲的刚要弯腰替孩子领取,我忙说:“你们陪着孩子来领书,也挺辛苦的,就让孩子自己来吧,他肯定能行的!”
男孩似乎受到了鼓舞,他要在父母面前和我这个第一次见面的老师面前展示“能行”。男孩一路“领”着,父亲当助手接过儿子手中有些沉甸甸的几本书,如此几番,二十来种教材齐了。
数完以后,父子相视一笑:“正好!”
那一刻,我似乎得到一种最高级别的奖赏。几天来的劳累和难以适应,在这份欣慰中烟消云散了。对即将面对的身心不堪重负,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希望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