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644:叙事中更好前行

(2019-08-27 13:05:0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644:叙事中更好前行

写了一千六百多篇教育叙事文章了,我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吗?

一路走来,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都被一种信仰和理念支撑着。至于说到理论,我感到茫然,但是在我前行的字里行间,一种理念和论述无处不在。

对教育人生的一种理性面对

理论,我可以这样解读,就是对于一种理念的论述。每次教育叙事写作之前,都有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很多直观感触性的东西,不可回避被一种理念考量,最后才有了一篇篇千字以上的文字。

很多时候,我知道自己不敢标新立异,写出来的东西,也很少有读者,但是我自己是那个最认真的读者。写的过程,也是我认真阅读自己的过程,也是我在弃浊扬清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都坦言自己在通过这种写作,防止五十岁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思维能力萎缩或老年痴呆。实际上,我也没有太多的功名利禄之想。

把眼前的现实看明白了,学会正确面对做出一个好的选择和朝向,就是最美好的人生了。

对悲悯情怀的坚守

在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理性的思考确实植根于感性的土壤,准确地说是植根于悲悯情怀的土壤。没有悲悯,我可以选择得过且过,虽然这种选择将来对自己或他人社会没有好处,但是眼下未必不是赢得清闲自在。

文人的良知,就是责任担当,就是充满感念的活着,并激励更多人同样向善向上的活着前行着。要拥有责任担当,一定也是一个自信自律的人,一定也是一个身心健康一切安好的人。所以,我把“自信自律助人感念担责健康安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教育人生的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人文情怀。

孔子曰:“君子无苟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实际上,我对待自己的座右铭,就像是孔子对待仁德品行的修养一样,看的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有时在理念上会有一种超越。

记得记着采访著名演员黄磊,提到一个问题:“您最怕失去什么?”黄磊说:“最怕失去的是慈悲(或悲悯)”

立己达人

作为一名教师,这也特点就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有知识技能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传承,有人文精神情怀方面的文化传承。

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艺术,在更高一级的学生看来,他们十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更为了这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需要付出在水面以下更多数倍的艰辛。更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努力向上向善的种子,这颗种子里有向上向善的努力方向,也有向善向上的智慧和力量,而且学会从周围环境和他人身上不断汲取这种智慧和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最高明的教育,就是自身的率先垂范。作为某学科性的知识技能艺术,教师比学生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处于一种不再垄断的地位。教师最高的境界,是在教书的过程中渗透着育人,只有学会更好的做人才有更高质量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没有道德品行修养的提升,也会有知识技能艺术的长足发展。这种发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拔苗助长的歧途。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小心就会陷入了为考试升学而教、为学习知识技能中的问题而教的泥沼。很多人会说,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与育人并不矛盾。实际上,那是处理好了并不矛盾。教师在思想理念的一丝一毫的差池,就会导致差之千里的教育教学结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很好审视自己心智成长的历程,总结其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前车之鉴。懂得了这一点,实际上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和周围的亲朋好友,都会成为我们成长中的一面镜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