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19:坚持做有趣且有意义的事
(2019-08-02 22:26:0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619:坚持做有趣且有意义的事
——临摹《芥子园画谱》人物篇
跟高老师学画花鸟山水,提高了对绘画的兴趣和能力。
当我看到芥子园画谱中有人物篇的时候,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于是就开始了暑假期间临摹人物的学画历程。
简单中的丰富充盈
看似简单,了了几笔,一个人物的形神跃然纸上。
刚开始临摹的时候,描写一两个人物,我就用大半个小时,临摹下来身心俱疲。
随着描摹的人物增多,发现了描摹的规律,哪些笔画在先哪些笔画在后,更容易不走样;知道了哪些笔画,在人物形态表现中起着怎么样的作用。接下来,明白了挨在一起的人物如何描摹,与其他事物融为一体的人物如何描摹。到了这个时候,我描摹人物的速度就快了。这种快,就是从半个小时描摹两个人到半小时内可以描摹六七个。
这个时候,就有一种冲动:希望自己能背临,或将周围人物的形态,也用这种方法勾勒下来。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原先学习花鸟树木的画法,走在路上,经常观察树的枝干根叶花朵果实的形状,想着如何把它画出来。
以前闹过笑话:要我描述见过的某个人,我常常只是说一些高矮胖瘦男女等,对那人的发型、衣服、表情神态举止言行所坐所站的位置等特点都说不出来。更可笑的是,偶尔还会把一个男的看成女的把一个女的看成男的。
学绘画,可以弥补我的这些人生短板。
有位朋友说,我画的人物中有故事。是的,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
教我画好吗
“教我画好吗?”我把自己临摹的习作发到自己的QQ空间里,一位网友点赞后这样说。
实际上,这个时候我心里最是美滋滋的。
但是深深知道自己的现状:自己还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别人都在担心自己跌倒或者随时准备扶自己一把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说“您教我走路吧”!这个时候,这个学走路的孩子,除了吃惊之外,将会爆发出一种怎样充满自信的喜悦啊!
我坦诚告诉网友:“我是比着芥子园画谱临摹的,你也可以啊!”
最初描画人物,大概是在小学二三年级吧,距今已经有四十四五年了吧。那时,是语文老师做我们的指导老师,描画的是郭建光等英雄人物的画像或剧照像。
语文老师教我们一个笨办法,就是在画像上打上网状的方格,在画纸下面也有一个同样的网格,我们可以在相同的网格中描画相同的线条,最终一个与描摹范本一样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当我们看到这些英雄人物被自己画出来的时候,那种成功的喜悦真是难以言表。
后来觉得,那种画法与毛笔字的描红差不多,但是又不可同日而语,显然那种画法比描红高级了不少。
在描摹芥子园画谱中的人物时,我当然没有这么费事,而是通过用学花鸟画练习的观察构图的基本功,从容易确定的线条入手,依次确定不同线条的位置长短形状,最后一个形神基本相似的人物画就出来了。
把容易画的线条都画好了,就没有难画的线条了。有些地方画得走样了,就是因为线条临摹的次序错了。
如果说学画最难的地方,那么就是要画的那种情怀,拿起笔来画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为了攻坚破难,每次绘画前,我都净用大量的时间观察人物画的点点滴滴,读懂每个人物的形态和神情,明白每个笔画的意义位置和形态特点。拿起笔的勇气和坚持的勇气,我从教我们绘画的高建明老师和叙事者团队王维审老师身上,汲取很多智慧和力量。
一个人对自己喜欢且觉得有趣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去坚持,怎么可能走向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呢?
翻检所临摹的人物,共有近一百九十个人物,这就是芥子园画谱上的人物的全部。其中几个人物,描摹了两次或三次。描摹的过程,就是一种与所描摹人物的心灵对话,也是对于自身人生经历的一种回顾展望重新思考。
最近的临摹人物画,也是给暑假期间乃至自己整个人生平添一种情趣。想到自己工作生活学习中种种无趣(趣味性较少),及时自我完善提升还来得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