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85:“暗度陈仓”和“明修栈道”
(2019-07-01 06:39:0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暗度陈仓”和“明修栈道”
这是一个给我留下更多温情的班级,也给我留下更多美好回忆。是初二年级二班,就叫它22号教室吧。
“暗度陈仓”也美好
“老师,那个图画得不对!”对图形和线条特别敏感的班长徐文凯,每次总是他带头给我“纠错”。
“老师,回归线的位置偏上了”忘记了是李宗岩还是陈越洋还是卢延澎了,他们紧随徐文凯,发展成为一个“纠错”团队。他们的“纠错”行动,保证了课堂上同学们接受到的知识理念正确率大幅度提升。
我忙碌着在黑板上改错,有小小的尴尬,更多内心小小的偷着乐。
“怎么?哪里错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再给我说得具体点!”我的这个“求助”等于往“纠错”活动中又“煽风点火”了一次,再无动于衷的学生也被冲击到了。
“哎呀!有班长徐文凯和你们几个同学,自以为板图高手的我,简直不敢画图了。”我还配合同学们,将这个“纠错”活动的氛围烘托到“高潮”。
有一次,我经过三两次的改动,徐文凯们仍然揪着其中的错误不放,我干脆将用黑板将板图一抹消灭“罪证”,说“大家直接看书上的图吧!”同学们都乐了,脸上挂着一种大获全胜的喜悦。
帮我“纠错”的同学,就是我聘请的“教学助理”,他们每次纠错可以得到“1-5”分的日常行为习惯奖励分。我曾经反复研究过,要给教师或教材教辅“纠错”,除非认真看书看图认真听讲思考,所以每次“纠错”都可以获得较高的奖励分。
有了徐文凯同学带头给我的板图“纠错”,同学们对于地图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同学们感觉有趣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
那些学有所长的同学如此,有些学生不喜欢学地理,但却喜欢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让他当“检察官”。他检查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不断看同学完成学业的流程陈述学习的要点,而且他要做“检察官”特别留心同学是否出错,也就不知不觉中将这部分内容掌握好了。
“明修栈道”也有源
22号教室,对我而言一直感觉省心。
午自习值班和下午第四节课,都需要同时看两个班的自习。22号教室同学们的勤奋安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佳栋和王子玉君同学,自始至终都努力做好着教师助理的工作。作业布置检查、作业试卷的收缴、对于管不住自己同学的“帮扶处置”,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主动布置并检查作业。看到王佳栋同学,坐在讲台上,俨然就是“小老师”一枚,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最初王佳栋与一班的孙明铄、孙艺翡等同学,辅助教师维护自习课纪律。我在教室外面巡视,他们管理得有模有样,我心中充满感念,这些同学的心智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成长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如此的付出呢?
当然与我的“自信自律助人感念担责”班级文化制度建设有关,但为什么仅仅是他们而不是别的同学呢?
在“我的目标我来实现”活动中,看到王佳栋同学“将来做一名教师”的追求时,我感到一份小小的释然;孙艺翡同学,在她写的喜欢做的事情中,也写到“帮助老师管理同学”,反思到“管理同学严格,对自己相对比较松懈”;孙明铄同学,非常认可这种制度文化,曾经针对这次活动,写了数百字的认识和感悟,而且在老师有基本要求的情况,尽可能多做些什么。
每次两个教室之间巡视,我都千方百计维护王佳栋孙艺翡和孙明铄等同学的干部微信,努力呵护着这种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智慧和管理艺术。他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更加丰富,而且有主动参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的文化理念思想。
是22号教室同学们天生质朴醇厚,是课堂上他们有很大自由参与教学活动(如给教师“纠错”),是师生最初认识时“22号教室12人勤劳合作团队的英雄事迹”讲述,是对陈越洋陈兴鲁等同学爱心小故事的娓娓道来,是对李宗岩坚持原则的多次表扬,是对王浩然等同学善于善于质疑的肯定,是每个同学心中早就埋下了一颗正直向上充满爱心的种子?
我已经无法弄得非常清楚了,这些因素应该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