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67:“讲故事”与“写论文”
(2019-06-18 14:46:3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567:“讲故事”与“写论文”
在学校里,我有几个喜欢读书喜欢写作的同事朋友。
很多文字,最初来自于小群体里的倾听和交流。
写论文
或许对于写论文的渴望吧,那个时候写的文章就叫论文。这样的文章,实则“豆腐块”,六七百字以上千字以下。
好在没有人跟自己较真,自己也就无可无不可的成了能“写论文”的人。偶尔发表,实则是题材有些新颖,自己的文章也就暂且充实了报刊的版面。
侥幸发表几篇,增强了写的积极性。也更喜欢看他人发表的论文,比较中发现,自己的文化基础不够扎实,理论和事实论据也都浮于表面。
有了如此自我认识,用多年的事前精读古今中外名著,反而不敢写论文了。所有的想要表述的观点,几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及或表述。
既然写作不再冲着发表去了,于是开始用更高境界的文化视角关注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了与之前不一样的认识观察分析判断和选择,自己的人生由此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直到有一天,周围的亲朋好友,非常喜悦的告诉我:“你变了!脾气变了,心态和说话的语气也变了。”这些变化,来自于经典文字的默默浸染,来自于我的心灵思想情绪言行更多受其影响的缘故。
讲故事
我珍惜自己身心发生的这种变化,生怕自己再回到原来的自己。如同一个当代文明社会中人,不愿意穿越到茹毛饮血的时代。
2016年1月25日,我加入了王维审老师创办的叙事者群,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自己和学生更好的成长。
我是一个陈述能力很差的人,不用说用讲故事了。有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还说不明白,等旁人一说,自己连忙说“是!是!”。
有时觉得自己就是不开窍的榆木疙瘩,我开始了与榆木疙瘩般自己的“死磕”。我做不到王老师严格意义上的叙事教育,就把这种叙述扩大化,可以写自己心灵成长历程,也写教学中发生的有趣的人和事,还写人生中一些其他有意义有意思的经历,里面有情节,有思想斗争,有感悟体验,有所失所得。我是用文字解剖着自己,让自己敞开心肺,更好面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将自己的“小”和优点,都暴露在文化和文明的阳光下。这样严谨细密的关注,就是为了让自己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把曾经浪费的时光找补回一些来。
叙事者要求每人每周提交一篇教育叙事文章,我则一天写一篇,从七篇中选出较好的一篇上交。
很快,我从这种写作中受益,不仅仅指文章被偶尔发表,而是逐渐对抗着我的教育倦怠,对抗着人生中衍生出来的其他灰暗情绪。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因为是亲自经历有所感触思考的,而且与传统经典和现代文明对接过的,更好的正视自己的人生,不断发现自身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
写作的过程,伴随着阅读思考和实践,就是自我教育管理陪伴学生完善提升的过程。
生命体验
讲故事,更容易让我改掉好高骛远的毛病。要写好故事,就要关注教学和人生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做更好自己的关键。
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看似同样的教学环境,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细节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故事发生。叙事教育故事因为撰写而丰富,生命也为有美好的故事相伴而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