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55: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正能量

(2019-06-08 22:15:4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555:帮助学生培养自身正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会领略到很多学生的成长进步,无疑这是最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同时还要领略有的同学的退步和止步不前。

有的同学,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不是他不够认真,而是他们对于某个环节和细节过于认真导致的。

思维力培养中的光和温暖

我突然想到,在学习进步中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的几位同学。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严谨,严格而言,就是他们的思维逻辑性非常强。换句话说,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力,但是他们的思维是缺乏一种堪称阳光和温度的东西。

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采取的措施,大概就是多关注多引导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心中的光和温暖。简单指责他们不认真不用心不下力,往往适得其反。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的优势并不明显和全面,稍微一思考可以想见的不如意的状态,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心灰意冷,这是他们常常比较消极的根本原因。

我由于坚持撰写叙事教育文章,突然发现自己身心中也有类似的特征,不仅对这些同学充满了更多关注和同情,引导激励她们的责任,作为教师当仁不让。

一个同学然,曾经对同学的言行情绪念头举止,观察分析判断到细致入微的程度。他对某种自然现象问题的探究,也呈现这样的特点,只不过缺乏光明和温暖的一种状态。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逸曾经在自己的作业上写上了其他一位同学的名字,不用多说,逸一定通过这种行为试探老师的。逸后在短时间内,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同学之一,说明了他的这种思维潜质。涵虽然什么也不说,但是他的缜密的思维告诉我,他的若无其事,也是一种应对自己的思维细密严谨而现实又有众多不如意的一种下意识的策略。他的这种缜密的思维,通过他在做阅读理解分析判断中的突出表现,可以比较充分展示出来。

“好学生”身上的消极

做初中生的我,一段时间迷上了数学,虽然同样也喜欢语文,但在语文学科中倾注的热情和心血自然就少了。这种状况中,作为学生的自己,也没有明确意识到。

直到有一次,数学成绩遥遥领先的我,语文成绩却只是一个中游水平。语文老师,情急之下,说我没有用功在语文上面。我想,语文老师的评价是客观的,一个精力有限的学生,用在某个学科上时间多了,用在另外学科上的时间就少了。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认一个客观事实,就是某位具体同学而言,他不可能非常均衡在各门功课或知识技能学习上用力,因为他的天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化。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用“光晕效应”,学会欣赏学生的优势特长,进而引导激励学生在薄弱环节找到成长的突破口。

学会“放得下”和“拿得起”

     前一段时间,在不断与《论语》对话,发现一部《论语》就是从不同角度引领激励每个人学做最优秀的自己。

一个学生的消极,往往看不到或感受不到自己最好成长状态的情境。没有这种美好感触的学生,思想情绪念头言行,往往容易旁逸斜出。教师只是忙碌与替学生整理和修剪这些枝枝叉叉,常常是拔苗助长。

帮助学生挖掘并培养仁义礼智信的种子,面对各种比赛评比中的得失,能够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有了这种君子坦荡荡的心胸和格局,可以全力以赴学习周围和书本中优秀的他人,时时处处努力学做最优秀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