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53:小事不小
(2019-06-06 17:15:36)NO.1553:小事不小
有人说,中小学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管”。都管些什么呢?就是帮助学生学会约束管理自己,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管与不管,当时也许无关紧要,但他对学生的成长,却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
喊“绰号”
下午放学后走得有些晚。经过操场边的乒乓球案边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在那里打球。
离着不远的地方,听到“小老婆”、“小白鼠”等几个称谓。知道是放学了,几个有闲空的学生在闹着玩。“
地理老师!”走得更近了,听到熟悉的声音。
冲着几个朝向自己喊的同学点点头,有三个自己教的学生,有两个其他班的同学。
“不要给同学起绰号,这样不好!”我提醒道。
几个同学脸上笑成一朵花:“老师,我们几个闹着玩的!”
“闹着玩也不行,这样不文明,会恼的!”
几个同学脸上的笑有点凝固,瞬间也就缓解了。
同学之间嬉闹中的相互不尊重,可能蔓延到对良好行为习惯的不尊重。懂得这些,特别注意类似细节,有机会就主动及时修理这些枝枝叉叉,就像是一个辛勤的园丁。
“吮”冰糕
记得一个午自习值班的时候,张鑫泽同学肚子痛。询问原因,就是喜欢吃冰糕。
“冰糕零度,人体内温度接近三十七摄氏度,有着三四十摄氏度的温差,容易伤身体。实在要吃,小口吃,让冰糕在嘴里多呆一会儿,升升温。”
下一次午自习值班,几个同学一边吃着冰糕,一边朝教室走去,看见我注视着他(她)们都偷偷笑。张传禹在内,吮着一根,手了还提了三根。
“张传禹,没有给老师买吗?”我故意逗他。
张传禹转过身来,举了一下手中的冰糕:“老师,给!”
我冲他笑笑,摆了摆手。
我只是要让学生感到,热的不仅是自己,也有老师和其他同学。
吃冰糕,不仅要慢慢吮,还要注意时间和场所。
午自习“吃喝”
午自习,我到教室巡视。
北边同学还好,南边前前后后五六个同学,有点在吮冰糕,有的在喝饮料。
看着大热天里,他(她)们在自习课上大吃大喝。即使天太热,这样做也不好。
我表扬了北边的同学:“同样天热,北边的同学都能有忍耐力,且集中精力学习或安静地休息;给吃冰糕、喝饮料的同学一次黄牌警告!——要记住这是自习课啊。”
几个同学刚才大吃大喝的同学,面面相觑,停止了吃喝。冰糕藏到了抽屉洞里,3个黄色的饮料桶,赫然立在桌子上。
教育没有一蹴而就的,只有循序渐进。
我抽空抽查部分同学的填充图册,走到三个黄色的“饮料桶”跟前,冲着几个同学:“你们准备的饮用水丰富,西北地区是不是缺水啊?”
几个女同学,看着我眼神。点点头“是!”。
“把饮料桶收起来,放到碰不到的地方。”我本来想她们放到窗台上,可她们都放桌子下面去了——不会被太阳晒。
一个人的风扇
几十个同学中,只有张鑫泽桌子上放着一个小风扇,一直在工作着的风扇似乎在提醒主人的独特之处。
这就是上次午自习肚子痛的同学,现在大概是热得难受了。
“张鑫泽,风扇转得挺好啊!给老师和同学也每人来一个吧?”我这样转入话题。
张鑫泽正在琢磨着这句话。
“现在自己不赚钱,只要有这个心,等以后自己挣钱了,可以实现这个愿望!这就是有了好事,不仅光想自己,还想到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张鑫泽心动了,正在考虑怎么处置转动的小风扇,先是关了电源。
“收起来吧!别把它碰坏了。”我进一步提醒,张鑫泽把它收到抽屉洞里了。
小结
教育是什么?是一堂堂课上的教学互动,是一次次作业试卷批改讲评,是一次次期盼好的成绩和相互帮助下的努力,是一次次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是一次次互动后心灵有了一个更好的朝向和努力,是心灵更加充实丰盈脚步更加坚实的前行?
透过一件件小事细节,有了辛勤耕耘播种守护后,才会看到充满希望的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