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25:“拉呱”中的“点拨”
(2019-05-12 21:26:22)分类: 师道栏目选用 |
NO.1525:“拉呱”中的“点拨”
周六,到区医院陪妻照顾生病的岳母。周日,到大百锡参加岳父母的打寿坟仪式。
颖颖和瑞东一样,这两天各自随着爷爷奶奶,到医院看老姥姥(我岳母)、参加了打寿坟仪式。这两个孩子,便与我这个当姨姥爷的有了一段有趣的“拉呱”。
颖颖之惑
颖颖今年暑假后就上初中了,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到医院看望老姥娘(我的岳母)。
我问:“如果有伴,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爷爷来回接送了?”
“只有老人才喜欢走路!学生学习任务重,走路就没有精力学习写作业了。”颖颖的话,让我咯噔一下。
我知道颖颖对学习、劳动和体育锻炼,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
于是给利用颖颖喜欢与我拉呱的机会,给颖颖讲了几个身边发生的小故事: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男孩,家离学校五公里左右。男孩家里穷,为了省下车费,上学放学都是下步走。每天这个男孩走路占用的时间是最长的了,而他却是全班乃至全级部最优秀的学生。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放学后,要么推碾要么推磨要么上坡打猪草。无论是哪一样,都是非常简单重复单调的事情。在这种简单重复单调中,白天里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就成了有趣且有意义的了。那个时候,常常不理解同学们的成绩往往比自己的差,苦思冥想中明白了很多同学放学后,都想干什么干什么。天马行空的玩耍,与课上学到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又不能主动去复习或预习,考试成绩自然就不够理想了。
现在很多小孩都很聪明,但是总被一些无聊的事情或手机电脑游戏弄得心思散乱。由于他(她)们的不能凝神聚力,真正优秀的成长与进步,往往也就与他(她)们无缘!
一个人成长进步,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坚持并做好,并把它当成一件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往往是那些非智力因素和行为习惯细节中的优劣。
瑞东的枪
瑞东,今年上幼儿园中班,周日跟着爷爷奶奶参加打寿坟仪式。
他总是自豪的向我介绍:我是西山幼儿园“朵朵”班!“朵朵”班,蕴含了这个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像一朵朵向日葵那样——心向阳光绽放美丽!
瑞东是个喜欢与人亲近的男孩,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到每个人更前让大家抱抱他(或揽揽他)。坚持撰写教育叙事三年多来,我培养了很多与小朋友交流的方法和策略。瑞东碰到我,自然找到了一个倾诉和交流的“大朋友”。
我们祖孙两人热切的交流着:从身边的杨花谈到瑞东学过的蒲公英,讲它们之间种子传播途径的相似性。讲到杨花种子的发芽长叶,瑞东联想到向日葵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瑞东,一边讲着迷宫,一边在我身边扎下两根木棍充作迷宫的门,一边问我“能不能走出迷宫”?
讲的好好的,瑞东突然举起手中的小木棒,就像手枪一样。“啪”!瑞东嘴里模拟“枪”响。瑞东的爷爷看到了,厉声制止了瑞东:“怎么能朝姥爷开枪呢?”正与我玩得开心的瑞东,一脸懵懂。
“不能这样指着同学和其他任何人,除非指着石头和草木,只有他们没有知觉,才不会误会和生气。”我说。
“我这又不是真的枪!”瑞东开始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也相信瑞东不会真的想朝向我开枪,这只是一种儿童的游戏。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儿童的成长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
看瑞东的情绪稳定了,愿意静下来听我说话了,我继续给他讲:“战士在战斗中,才可以拿枪对着敌人。或者警察在抓捕罪犯时受到威胁,才可以用枪指着罪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枪。”
我不知道自己说得瑞东懂不懂,但是我知道遇到类似的事情,作为家长或教师应该如何因势利导。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培养。每个孩子的规矩,也都是在点滴小事上慢慢培养和树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