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20:学做有故事的前行者

(2019-05-07 15:40:0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学做有故事的前行者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对待每次机会,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做这个境界里努力朝向真善美的舞者。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获,就有一个成长的故事发生。不管是成功,还是遭遇失败挫折的教训,都会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最美的故事。

记录下自己的故事,就要做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在挫折困难和失败面前,有一颗顽强向上向善的心。这是故事这株绿植诞生的沃壤,故事中那些生动的细节,就是拥有悲悯情怀的自己智慧付出收获的点点滴滴。

不管在家庭、单位和某个社会场合中,遇到问题总是从客观找原因,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最后的结果就是问题看似解决了,实际上将面临一个个类似或者迥异的问题,问题的根还在自身的修养没有真正做好这一个原因上。我没有滥充当好人的意思,每个人从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成长中,汲取教训是一种有智慧有能力有担当的表现。

我喜欢写作,曾经采访过身边的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教师、家长,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欣赏他人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学到的书本知识看似很少,但是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灵活运用随时随处可见。

从这种调查了解分析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这样两种文化人,一种就是读了或者背过了很多,只是在言谈写作中涉及到这些名言警句。还有一种,就是他们读得很少,比较典型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开始寻求答案,从《坛经》《金刚经》中寻找自我救赎超拔的智慧。我曾经背诵过五六万字的经典文化文本,但是仅仅做了一个“两脚书橱”。一次抄读《坛经》,我感到大汗淋漓,那是对自身种种谬误的震撼和警醒。

2012年暑假开始,我阅读《地藏经》和《楞严经》。过去六七年了,我感到自己像在文化大海边捡拾贝壳的小孩。我自己常常感到惋惜,觉得自己是个有知识文化的人,感到自己是个教育人的人,实际上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评价,很多努力都是盲人骑瞎马,在碰碰撞撞中,得到的不少经验教训才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自己常常念叨孔子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终于在2016年1月25日,我加入了王维审老师创建的叙事者,加入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成长共同体。王维审老师的“现身说法”,给我指明了一条前行的路,一条心智主动成长之路。王老师不仅出版了觉者系列,引领我们成长,而且更从我们自身特点,千方百计引导激励!

现在,我除了坚持叙事者共写共读以外,我每天都讲习《论语》中其中一章或两章的内容,在这种讲习中,一些优秀文化的碎片被串联并激活,我身边一切优秀前行者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在每个顺境和逆境中,我努力把握前行中那缕希望的光,扎实踩好每级登攀的台阶,不断领略着前行中人生路上的风景!

记得有人说过,我们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得益于有文字记载。每个善于用文字写下自己成长历程的人,让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变成与他人可以共享的一种精神财富。做一个会讲自己成长故事的前行者,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人不断成长的标志。我这个不善于写作表达的人,已经醒来并努力着,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