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13:走向管理的光与影(2)
(2019-05-03 17:36:0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513:走向管理的光与影(2)
我的教育人生的新生命的种子在哪里呢?中小学教育,有人说是“三分教,七分管”。怵头教育管理的我,路在何方?
我的二哥,也是师范毕业生,我念师范的那年,二哥已经参加工作一年了。二哥是高中毕业进了村里的副业队,在师傅的带领下,到城里的厂子接一些电气焊类的又苦又累技术活。累了睡在地板上,吃着从家里背去的时间长了就长毛的煎饼。但是这份工作,比在农业社干活有“工资”可赚。虽苦虽累,有几个年轻的后生都争着抢着干。书香门第的我们,曾经被人认为父母不会舍得让哥哥去干这样的活。母亲说过这样一句话,至今仍然激励着我:“那些堵抢眼的,也是有父母生养的!”
记得母亲曾托付二哥:“成峰脾气不好,你得多帮着他!”
而且在我升学找工作事情上,都非常尽心竭力。我与二哥相貌相近,可是气质不同自身阅历也不一样,二哥教我的我也很难做到。二哥做教师做得不错,后来跳槽到了政府机关做了公务员,今年光荣退休了。二哥的成功和顺利,让我相信自己也能行,但是怎么做怎么努力,却是心里没底。
由于我的不善于管理,也没有本事走向离开教学一线的领导岗位。我只有背水一战,虽然不是“堵抢眼”,却时时处处做着一名“打补丁”老师。说好听的,说我是“样样精通”;说不好听的,就是“样样稀松”。每个人,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都渴望一种改观。曾经有句诗人的话,说出了那时我的心境:“黑夜给了我追求的眼睛,我用它去追求光明”!
与父亲的不善言谈沟通交流不同,母亲是吃苦耐劳且乐观的,虽然几乎不识字,但是说出的话语和故事中,却不乏智慧的火花,也许是遗传、家庭环境和自身气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吧。
母亲讲的故事,无非两方面的内容:
善待培养学生,必有回报。邻村的一个老教师,曾经因为种种原因得到不公正对待,后来是自己的一个学生帮助自己恢复并落实了待遇,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父母给我讲了一个“傻女婿”的故事:一个女子,找了一个“傻女婿”。“傻女婿”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说话做事,动辄出乖露丑。为此,妻子千方百计不让丈夫回娘家。但有些家庭聚会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去只好豁出去了。妻给“傻女婿”一些钱,你就“现学现卖”吧,觉得人家说的好的话,你就花钱“买”了来。
路上,“傻女婿”看到一人过独木桥,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独木桥难过”,觉得不错,就让人教会他,并给了人一个铜板。那人见他诚恳,自然给他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和文化。
继续走,看到湾边有人在钓鱼,见他走近收拾起鱼竿准备离开,顺嘴说了一句:“湛清的一湾水,就是没有鱼!”“傻女婿”觉得不错,又像前面一样把这句话“买”下来了。
继续往前走,“傻女婿”看到一个背着粪篓拾粪的老汉,刚要叉起一堆狗屎,一只老狗跑到他跟前“汪汪汪”叫了几声,老汉拿起粪叉,朝黑狗打去,一边打一边说:“老狗老狗别呲牙,劈头打你一粪叉!”老狗落荒而去。“傻女婿”觉得有趣,又花钱“买”下了这句话。
妻子给自己“买”话的钱花光了,“傻女婿”也到了岳父家。亲朋好友早就耳闻“傻女婿”的事,个别“促狭鬼”希望他出乖露丑。于是给别人的筷子都是一双,单单给他一根筷子,“傻女婿”一句“独木桥难过”,让那人赶紧又给了他另一根筷子。这些不死心,给别人盛了饭菜,单单给“傻女婿”盛了一碗白开水。“傻女婿”说:“湛清的一湾水,就是没有鱼!”那人赶紧说“抱歉”,重新盛了饭菜。
一旁注意观察的人,看到这里,觉得“傻女婿”不傻,不仅不傻,而且是“很有文化”。岳父岳母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劝着大家一起喝酒用餐。“傻女婿”见自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欣赏,感觉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说出来大家一定也喜欢,于是朗声说道:“老狗老狗别呲牙,劈头打你一粪叉!”说这话的时候,“傻女婿”举着筷子。瞬间,岳父母脸色铁青,众人对“傻女婿”一顿暴揍,骂着喊着轰出门去。
这个故事,给我启发很大。教师的管理,除了必要的文化制度管理外,如何说怎么说如何把握时机场合内容分寸,的确非常重要。“安其身而后动,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与”,显然“傻女婿”对此一窍不通,不仅“傻女婿”如此,我也如此。每个人,都想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欣赏,没有文化实际上真的很可怕。
作为一名教师,不善于表达像极了“傻女婿”!很多优秀的的教育案例,不是教师在物质上付出了很多,而是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巧妙的用语言改善了学生的情绪念头言行朝向,继而慢慢浸润和影响着学生心灵,让他们更阳光积极向上成长。很多失败的教育案例,都与教师处置失当有关,很多都与言语有关。
教师的这种失当,可能有种种外部压力和自身身心状况欠佳有关,但不能不说教师自身情绪言行管理能力不足,不能不说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基本功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呢?我从魏书生和陶继新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他们都是学富五车,他们都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管理有着深入且独到的解读。面对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的不足,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智慧和力量。用陶继新老师常挂在嘴边便的话说,就是“经典诵读改善了我的话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