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07:心香袅袅有点“禅”

(2019-04-26 17:19:5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507:心香袅袅有点“禅”


从古印度引入的佛文化,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了,不仅生根而且得到了发扬光大。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得益彰。


佛文化的融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平添了一份“禅”意。


因为这一份“禅”意,一切文化都变得摇曳多姿,变得更有多了一份生机和活力,多了一份具有感染力、通透力和影响力的美!



暑假到正觉寺教师禅修班报到后,坐在寮房的床沿上,望着窗外,突然下起了暴雨。雨水顺着庙宇的瓦沿落下,大雨弥漫了整个天地,闪亮的雨珠与雾气笼罩在天地间,我的心也与着雨雾融为一体。



    博山正觉寺,地处莲花山环抱之中。暑天的山,就是一块不规则的碧玉。这是一块生长着的玉,穿行其中,也觉得成了玉的一份子。碧玉环抱中,一栋栋金色的庙宇。这金色庙宇环抱着的,又是一片启迪人心智的圣地,一片最美的生机,就在其中焕发着。



我把经书放在地下,虔诚地在佛前跪拜。一个收拾贡品的志愿者,等我站起来,告诉我:经书,不可以放在地上,可以放到香案上或书包中,也不可以放在咯吱窝里夹着,用手拿着要放在心口以上。两个年轻的志愿者走了,望着她们年轻的背影,我发觉这里的人文化水平都比我高。一切都从头学期吧,这是一所精进的学校。



禅修其间,寮房的卫生间,每天都保持很干净。有一天凌晨,早早到了卫生间,看到一位年轻人,正在清理里面的污迹和垃圾,一个方便袋里,装着年轻人清理的垃圾。看着穿着考究认真细心的年轻人,我懂了什么是净。
   



岁月浮沉,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没有眼泪了。那次在观音殿里,我跪在观世音菩萨像前,虔诚地一次次叩拜。不知不觉中,竟泪流满面。一刹那间,心里畅快了许多。



佛弟子出家修行的地方,叫寺。


完全竣工的正觉寺,据说市值三个亿以上。金碧辉煌中,我难忘她初建时的模样。到处是施工现场中的砖瓦、小推车和忙碌的建设者。寺庙的规划和总设计者仁达法师,把工地一隅的一个工棚,做了自己的“写字楼”,设计绘图指挥,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这里面完成的。小公棚,随着竣工不见了,被做成一个微型版的,放在正觉寺展厅中,那里面有着正觉寺的魂。


正觉寺的魂,还在老法师数千里三步一叩头的朝拜中。栉风沐雨雪,朝拜五台山文殊菩萨,朝拜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一路朝拜,一路弘法,一路修行,一路心系建设中的寺庙。


业余时间里,每天诵经拜佛,俨然回到了寺中,回到了仁炟法师的朝山团队中,风雨无阻,不管春夏秋冬,无论烈日严寒。



那天到云台山一游,在山腰见到一座小庙。


庙前,一个年轻修行者,正在读《坛经》和《了凡四训》。我与他交流,向他打听在哪里可以请到自己希望看到的经书。他向我推荐了博山正觉寺,说哪里有很多经书,我可以去找找看。


暑假中,炎热的一天,我一路问询着到了博山正觉寺。在博山正觉寺的观音殿里,我在书架前徜徉,一次次翻动这些经书,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如同触摸的是清风明月,又似回到了心灵的故乡。


拿着吧,怕自己不用心看,辜负了捐赠者的初心。正在游移之际,一位志愿者鼓励我:大胆请回去吧!可以自己看,也可以送给喜欢看的人。


那时,已经是午饭时,这位志愿者建议我可以到斋房用午饭。得到这些经书,我已经心存感念,再去吃饭,我无论如何也觉得不可以,虽然我那时的确很饿。我抱着一摞经书,走出寺庙,走到公路上。因为中午,很长时间没有客车路过。我一直走,白花花的阳光照在我身上,在暖在我心中,汗水淋漓着。我感到非常受用,体寒的我,就在这别人很难承受的光热中,孤独的前行着,心中却分明有了一种天长地久的依傍。


一般饿的感觉,是我难以忍受的。那个中午,我似乎没有觉得怎么饿。我的肠胃似乎被另外一种神奇的食物充实了,从那以后,即使到了饭点没有吃上饭,我也不觉得像以前一样难以忍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