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95:四月天因“画”更美
(2019-04-15 14:28:2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495:四月天因“画”更美
上周六(4月11日)上午,高老师带着“花鸟画研修班”的学员,到淄博矿务局西山公园牡丹园写生。
从上周五听到这个安排,到去的路上,这种“美”就在心中“发酵”着。高老师和蒲师兄早到了,在牡丹园北边支起画架。去年的这个时候,曾经来过一次,高老师现场写生的地方在牡丹园的东南角处。那次,还开了映客直播。
此情此景,让我扪心自问:我学画又有多少长进?
“画”中的生机活力
最近半月来,我是挺努力的,每天都要画一张牡丹图,先画上六七个花头,然后再加枝叶。虽然不符合作品的要求,但是不断提升着自己画花头和添加枝叶的能力。也激励着我,留心观察身边的美,看到那些令我心动的地方,不禁用眼神“描摹”下来。为了这个,我常常在校园里或上下班的路上,突然停下来,对着一段新枝、一丛花、一块岩石、一种奇特美妙的造型,驻足观赏。
这个时候,心灵有一种特别的愉悦。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烦恼和压力,在这一刻被释放掉了。一种美好的情绪念头和实实在在的努力,在心头氤氲着。
我今年五十四了,身心各个方面都感到一种老化,只有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时,才会变得年轻起来,就像是一个八九岁十来岁的孩子。
所以即使工作生活学习再忙再累,我也千方百计抽出时间来,保证学习绘画的时间。
毕淑敏老师说:人生本无意义,是每个人赋予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果这种意义,与兴趣无缘,那么这种意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努力将工作生活学习的意义,与有趣的绘画结合起来。
欣赏中“画”意满满
进花鸟画研修班,是近三年前的事情了,是妻带着我进的。
就跟着,能学到什么样就什么样。我这个没有书画“细胞”的人,就这样走上了通往书画艺术之路。
因为自己天赋低自卑感特强,一开始拿着笔几乎不敢落下。身边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娇羞无比的那种——每画完一笔,就用小手盖上。看着她的憨态,我有点忍俊不禁。其实,我五十多岁的心也像她一般娇弱。再看她的画,稚拙中有一种灵动。
为了给她鼓励,也为了给自己加油,冲她微笑:“你画得很好!”并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这样说着,我也大着胆子,将画笔落在纸上涂抹。
小姑娘踮起脚,看看我的画,脸上笑得像是一朵花,也称赞我说:“你画得好!”
我像无意中得到一个巨大的奖赏,努力得画起来!
“你画得好!”
“你画得很好!”
一老一少时而会相互“吹捧”,把老师和学员们逗乐了。
我逐渐放下种种思想和情绪上的小“包袱”,专心按照老师要求开始调色涂抹,时间就这样在画室中飞快流逝着。
记得有一次,我画好了三个牡丹花头,正觉得她有些难看时,高老师说:“画得很好,加上枝叶就是一幅不错的画。可以装裱了!”
我感到不可思议!
高老师拿过我的画纸,开始在大家注视下添加枝叶。枝叶加完,我也就觉得挺像一幅画了,还是一幅有意蕴和美感的画呢!
最近半个月来,我每天都会收到妻传到微信上的画作,我看了都会给个大大的赞!下班后,妻都会请我仔细鉴赏评价。我也是尽我所能,在学习欣赏中知无不言。
妻画得确实好,她很能找到画花头的感觉,而且枝叶和整体结构,也在发生着化蛹成蝶般的变化。
为了不至于与妻拉开更大的距离,也为了跟上花鸟班学习进度,我每天坚持画一幅。学会欣赏妻的画后,我的进步自己也能感觉得到!
记得高老师和同学们都说过:你们夫妻两个画,能相互取长补短就都变得更好了!
是啊,两口人如此,我们一个团队中的人也是如此。抱着相互学习欣赏的态度,每个人都会收获更多!
看着花鸟研画修班群里,同学们上传的牡丹花的照片、师生写生教学活动的照片、同学们在花丛中的照片。
感受到一种大美,与天与地与人融为一体。
大美无形,尽在“画”中!
愿每个人的人生,因为与书画结缘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