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421:教育更全面的所在和朝向

(2019-02-10 21:40:0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421:教育更全面的所在和朝向

捧读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教与育》,让自己的视野,在关注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关注家庭教育,越来越接近教育视野更全面的所在。

作为一名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只是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个或一个环节。没有教育大视野的教师,不如一位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人可以只关注着一部分,精准工作完成高精度的产品,一个教师没有在目光思想局限的情况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正向的激励和引领。

这个时候,我习惯性的反思,我这方面的自我完善提升完成了吗?佛说:自度度人。一个人连自己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或者说无法完成自我的完善超越,如果帮助别人做到这一些呢?不否认,可以先度人再度自己。但往往还是习惯性的,在自己心路历程上完成一次次演练。

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经历的时候,马上意识到经历在成长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经历中的感悟体验认识。很多人说,一个教师最具有创新精神是刚才加工作的三五年内,之后的时间里,大都是在换着花样重复着三五年的经验。如果推而广之,一个学生,一个某节点上的家庭成员,某个其他工作岗位上的成员,是不是在他们成长历程中,也都在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呢?

三年多来,我拥有一个习惯,每天坚持以叙事写作的形式,解读写作我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人生。我看到了一个文字中震动隐形翅膀飞翔着的自己,这是叙事写作前没有过的。叙事写作前,只有伤痕累累中前行的近乎麻木茫然愚钝的自己。写作中,我翱翔子在“庐山”上空,一次鸟瞰“庐山”真面,不是“成岭”也不是“成峰”。借助阅读的习惯,将我身心中的“庐山”真面,与古今中外优秀的灵魂比照,在情绪念头言行方面,不断扬长避短!

当我们将关注教育的视野,投降家庭乃至广袤的社会大自然环境以后,我们关注的还是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一个生命成长中的个体的影响,都是偶然的,虽然具有必然性,因为生命个体的种种独特性或差异性。教育的本源,就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唤,性格与性格之间的摩擦和碰撞。这种“呼唤”和“摩擦碰撞”,有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也有来自于书本和其他媒体之间的。

一个教育者的自豪,莫过于参与这种引导激励的一个细节或环节。刹那间心灵的震颤,一定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成就感。很多时候,教育者都是一个狩猎者,努力创造这种环境,等待这种引导激励细节的发生。很多教育者,在充当教育者角色的同时,也承担着一个受教育者的角色。

每天都在叙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历练,实际上没有别人看来全新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一些相同或类似的细节,在笔下的文字中被反复的酝酿和雕琢。这种“反复”或“类似”中,慢慢发生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篇篇文字中走过,不会看到突然变化,一切都渗透在一种渐变中。渐变中的,还有自己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

袁隆平和李振声,两位著名的优秀的农业科学家,在数十年的坚守中,不断改良提升着水稻或小麦的品种质量。一名教师或其他重要教育他人,也在几年十几年的坚守中,慢慢完善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感悟力执行力,也可以说是完善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机智。把这个渐进的过程记录下来,把其中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就是对生命成长历程的一种尊重和支撑。

《教与育》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需要拓展教育视野的广度,还要拓展教育视野的高度和深度,更主要的要提升教育智慧和善于呵护自身的悲悯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