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373:值得斟酌的教育“评价”

(2019-01-02 11:00:2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373:值得斟酌的教育“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看来是神圣的,因为那是一种激励引导的标尺。

很多时候,教师的评价由于种种因素出现偏差,这就是自己值得反思的时候了。

“小懒熊”

“小懒熊!”这是我对徐瑞瑜同学的“当头棒喝”。

她主动热情要求担任了行为习惯分记录员,但是没有持之以恒精神是她的弱项。这不现在基本不记录,课本和作业本也常常找不到。

这是一个像男孩疯的女同学,我这样批评她也是因为她常常大大咧咧的。实际上,她多才多艺,曾经在实践活动基地文艺汇演中献上一个独唱节目,挺不错的。

和我自来熟,第一次介绍时说:“老师,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曾经主动给某同学加分或减分,做得比较好。当然,她做这个记录员有个先天缺陷,就是自己在学习方面表现比较消极。本来是希望,在服务同学和班集体中提升自己,但是效果不是非常突出。

“老师不好意思‘骂’别人,先‘骂’你!”这也是我这句话“脏话”出口后的补救。的确,从内心深处,是看好这个同学的,该如何帮助她呢?

批评她以后,她立即变得专心了。而且站起来成功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也表扬了她。

不过,期末复习中的表扬,应该重点定位在那些扎实复习或会复习的同学身上。

在课下我对徐瑞瑜说:“你做得比较好,看选择题做得不错。”她说:“读图题,都没有做!”实际上,这个学生很知道自己的状态,其实我“骂”的那句比较符合她的实际情况。

我应该引以为戒,因为现在这种“骂”的语言,无论如何是无法从师德方面讲得通的。哪个同学或家长,投诉我“语言不文明”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好在徐瑞瑜和她的家长不是那样的人,但是我必须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真怀念过去的时光,想起《读书郎》中的歌词:“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可惜,现在法律保护孩子不受到老师的责骂。我当然也不能与法律做对,那是以卵击石啊!

“不用功”与“不理解”

检测完了,7.2班的几位同学当场帮我看了试卷。

我发现杜涵德同学,进步幅度很大,得了44分,应该折合百分制的88分。初一地理理解难度大的时候,他得到八十多分,在初二地理偏重于看图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他则得分明显降低。“不用功”,这是我无意中升起的对他的一个评价。

很多男同学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杜涵德比较稳重用功的一个,也如此,我便有了这个不太好的评价。

课堂上,抽个机会,我专门叮嘱他:“地理要用点功了!”他点头。

这样的同学点到就是,我相信他理解老师的要求。

这次他考得还算理想,于是找到他谈经验,并提示他:“是不是原先不用功,现在用功了?”

他有点不高兴:“原先不太明白,现在明白怎么学了,所以成绩提高了!”

这个回答,让我一愣。初二的地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呀!但我觉得杜涵德是在说他的真实想法,我立即换了一种态度:“谢谢你的分析和总结!”

几天以后的时间里,我都在想“不用功”和“不理解”的归因之不同。

正确的归因很重要。找对原因了,才能找到了上进的阶梯。胡乱找个原因,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习的一种应付。

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画,迟迟不下笔,不是因为不用功,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画。那个时候大脑承受的压力,比那些拿着画笔在画纸上挥毫的同学而言,可能付出的更多,但是收获的确是比他们少的多多了。

付出的越多,并不一定收获的越大。因为每个人承装收获的“袋子”不同,有些“袋子”是露底的,怎么装也没有太多的收获。当教师时,自己会遇到这种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路上,也会看到自己的这种学习状态——因为自己有个露底的“袋子”。

严格的教育,不是色厉内荏的打骂,而是洞察秋毫的“借力打力”。每个有缺点的同学身心中,都有闪闪发光的有点,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他自身的这种优势,战胜自己的不足。

具有露底的“袋子”状况的,大多涉及非智力因素,属于道德层面上的东西,仅仅从教学方法收效甚微,但是可以从学法和人文精神激励引导方面,尝试着做些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