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370:读懂自己的教育“真相”

(2018-12-30 21:58:14)
分类: 公众号发表文章

NO.1370:读懂自己的教育“真相”

——薛瑞萍《心平气和一年级》读后感

   自己的教育“真相”是什么?不是新闻报道中的那些具有“指向标”的文字,不是为了发表不得不“掺水”的文字,不是工作总结和年终报告里“冠冕堂皇”的文字。

自己的教育“真相”,应该是一线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最真实的状态,和这种状态下教师最富有理性和智慧的面对。

追随叙事者每天一文,几乎记录下了我每天心路成长历程,记录下了那些扣动我心扉的教育小故事。这些“记录”中的细节所展示的,就是我所参与其中的教育“真相”。这个“真相”,非常具有“我”的特色。即使我身边的另一个同事,也有相同的教学活动经历,他心中的“真相”应该是与我不同的,虽然在基本的教育立场和原则上相同,但是方式方法情境上却是大相径庭。

一、 对阅读的渴望

“昨天没有看书,心里空落落的。”一句看似顺嘴说出来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

这种共鸣,当然也有对《道德经》文本的熟悉和信手拈来。让人心平气和的文字,除了佛经,大概就是《道德经》了。很多的教育教学问题,很多师生矛盾冲突,在《道德经》文化境界里,那都不是事。

《道德经》描述的是一种道德境界,生活工作学习在纷扰世界中我们,却离这样的境界很远。虽然这种境界,我们本自具足,却被我们的功名利禄心扯得七零八落,最终成了我们心灵世界中不得其门而入的“桃花源”。

只有不断的阅读思考,这种“世外桃源”才从被粉碎的状态下重现。

我们面对的教育,像极了海面上浮动的冰山。急功近利的状态下,我们看到的关注的思考的都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种种的“问题学生”“教育事故”,都是我们认识不足或者准备不足造成的。认识不足,纵然有各种信息和文化意识的误导,究其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于教育有一个充分有效的面对,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教师在有限的能力和精力下,去做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也需要足够的教育定力和智慧。这种足够的教育定力和智慧,也来自于阅读和思考。

这种阅读,不仅仅指阅读有文字的书籍,而且包括阅读人生社会大自然等无字书。

因此,一个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挤出时间来阅读观察思考。因为这种挤出时间,我们可能很忙很累,回报也是足够大的,足以让我们拼手一搏!不然,我们不仅对不起学生,更对不起有自己。

二、不尚贤使民不争

有时教师会发现,表扬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常常让他(她)们成为同学的对立面。于是,不是被表扬的学生还是没有被表扬的同学,都开始厌恶教师的表扬。

一个学生关心集体,努力进步,乐于奉献,这是都能做到的,虽然能力效果大小有不同。对于那些落后的,可以表扬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可以表扬他们“戒骄戒躁”或“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只要一个同学,向善向上都可以获得表扬。接下来,教师就会看到学生真的都在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

薛老师引用《道德经》中的话“不尚贤,使民不争”,说她不仅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也表扬那些落后但认真努力的同学。这种不争,是不与人争,而是展开内心斗争,让心中那个“优秀的自己”不断战胜“懈怠的自己”!

三、每个学生都是天使

“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说学生的坏话!”

“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说家长的坏话!”

薛老师这样说做,我也如此。  

不是不去正视学生或者家长身上的不足,而是防止这种意识言论引发一种负面的“光晕效应”! 一定去面对,就是坚持这样一个朝向——如何引导这些家长或学生扬长避短。

用魏书生老师的话说,就是永远不要将家长或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教育的前提是包容,不是怨天尤人。

帮助每个天使扬长避短,最受益的还是老师自己。

每个有缺点和不足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扬长避短。不是像检察官警察和西医一样,盯着对方的问题一定要做出一种结论或处置。

忽略教育中的无奈,让自己转移到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上来,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一个更好的成长机会。

对于调皮的学生,薛老师不说讨厌,而是说“不会欣赏”。

对于调皮学生,我说的是“不知道怎么帮助你”!

看似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是在唤醒自己和学生成长中隐形的翅膀。是在尊重学生,也是在更尊重自己!

常常听到同事感慨:“不谈学习,都是好孩子!”

言外之意,不去在学习上斤斤计较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要知道,很多斤斤计较,看似对学生学习负责背后,常常是对因材施教的背叛!一个班里,总有考九十多分的,也有考不上九分的。盲目的“抹平”(让学生齐步走),是让自己和学生一起难受。

四、 引导学生一起积极乐观

学生的情绪心态好了,一切问题都相对容易解决。

我给自己和学生一个定位:自信自律助人。

学生家长说孩子个子矮,要求薛老师调位,把他调到前边。薛老师让这个孩子与同学比高矮,夸赞这个孩子个子长得高。学生高兴自信,那个调位的要求自然不是事。

薛老师经常在教室里放学生喜欢听的轻音乐和歌曲,学生在这种艺术熏陶中变得温文尔雅。我则利用自己的长处,经常分享身边的自信自律助人微故事,让学生经常沐浴在一种阳光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中,一切问题都相对容易解决。

这种引导,包括教师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误和缺点,并表扬鼓励学生监督帮助教师完善提升自己!

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主动站起来反思,这就是受到教师以身作则和课堂制度文化熏陶的结果。

备注:此文被叙事者公众号发表在2019年春节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