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51:文化与一个人的成长
(2018-12-19 14:39: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51:文化与一个人的成长
努力用自己阅读的经典文化,浸润自己,希望从中汲取自身完善提升的智慧和力量,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启示。
古今中外的教育类书籍,记录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故事,记录了大量的理性思考和实验研究成果,记载了无数学生成长的个案,记载了人类自我完善提升方面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每天,除了日常的事务和工作之外,就是手捧书卷阅读,或在键盘上敲打一些有关文化的感悟体验和实践。我不保证这就是对我最有益的文化,但是却是我能把握的,对我最有益的文化。
文化,由于饮食,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不同,所处的季节地域不同,饮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人心各不同,人生经历千差万别,所需的文化滋养也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文化即以文化人。说到根子上,教无定法,文化怎么能强求一律呢?
作为一名教师,为什么天天都在苦苦思索。教材不是用过很多遍吗?某某年级的学生,不是无教过很多次了吗?教材可以调整,但常常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年龄差不多,模样也相差无几。今天用这种教育方式管用,明天这种方式就过时了。用在这个学生身上管用的,用在另一个同学身上无效。“三尺讲台”上,却涉及着“大千世界”里一切方式方法和途径。
前几天,我刚刚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论述我成长中的核心文化的,概括为:自信自律助人感恩担责赏识。
我曾经在不同年级的班集体中,亮出这种文化,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内涵,以及这些内涵与师生成长的关系。结合自己和学生成长故事,分享“十二字”文化。每次,都是披荆斩棘,每次都是曲径通幽。教育教学有艺术,有故事,但是没有传说中的神奇。就像是某位神仙的符咒一样,这种文化的符咒一旦亮出来,立即改善提升学生和自己的心态言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乎可以更好的解释我们这种文化现象。
文化,不只是用来约束完善提升别人的,首先是约束完善提升自己的。如果一个优秀文化的倡导者,自己没有以身作则,再好的文化在他身心中也是没有用的。“虽有佳肴,弗学不知其旨也。”身边有文化而不用,好比自己脸上的灰尘不洗,帮着别人洗脸,必然事倍功半。只有师生共同遵守的文化,才会成为一种成长的团队文化,成为一个团队成长的精神信仰和旗帜。
真正优秀的文化,具有兼容性或包容性,具有动态发展性。或者暗暗滋养,或者经世致用,或者两者兼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比较好的概括了一种优秀文化特点。优秀文化,不管它以怎样的状态呈现,都是为美好人生成长护航。可能人与人之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文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这就需要每个人,不仅学会团队中互助成长,同时要有独立成长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对于自己选定的优秀文化,或者把它当成一顿大餐,与同学们分享,常常用微故事的方式;或者把它当作一种调料,让同学的学习和成长变得有情趣,因为古圣先贤的话语和事迹,总是让人如沐春风;或者把它变成一面旗帜,让师生在漫漫征途中看到诗和远方,不沉溺于眼前的苟且;或者把它变成一种动力,在无助的时候,用它支撑自己;或者把它变成一种智慧,让自己在困境中得到一种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