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11:也说“一日一字”
(2018-11-21 12:08:2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311:也说“一日一字”
快半月了,我一直坚持一天练习一个毛笔字,大概一个字写一百遍左右,比着褚遂良的《圣教序》。这一个字,晚上写一写,早起写一写。两个时间段一凑,也有一个小时左右。
廿年前,我曾经坚持过每天写一个字,照着四大家的字帖,每个字写八十来遍,觉得像样了。这个像样了,就是结构上可以了,笔画上毛病多多。
这样坚持下来,把四大家字帖上的字都练了一遍,后来还练习了隶书。笔画上的不足,始终没有解决。看着别人的字笔画圆润刚劲有力,常常望洋兴叹。
“字如其人!”
想想自己写的字,想想自己的人生,也是乏味的像是干柴棒构成的字体。
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写。读写同道中人的文章,看他们把平凡的日子和生活细节,写得风生水起令人回味,同样感觉到自己文化修养上的不足。
字如此,文章如此,人也如此!
自己的人生,从粗线条而言,也说得过去。细探究起来,就不免让自己脊背上微微冒冷汗。
我是对自己关注的事物心思缜密,却对另外一些事务性的事情或如何做人做事,常常熟视无睹听若惘闻。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往往表现比较极端,或者慢悠悠不以为然,或偏激。这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些危害的。
粗疏细腻敏感各种性格混杂的我,常常在现实中比较容易受伤,受伤了还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疗伤也更是缺乏经验和智慧。不断受伤,让我感觉就像就像是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冬春季节四下里漏风,夏秋季节时常漏雨。
记得学过一篇文章,一位学者皓首穷经,为了寻找救治民族文化精神疾病的良方。于是我翻阅古今中外书籍,针对自己身心状况的都一一记录下来。十来年的时间,积累的读书札记,大概有三五十本吧,字数也超了一百万字。
看着这些札记,每每有了底气,常常与亲朋好友前炫耀,就像是一个久病的人,找到了对症的药方。朋友替我高兴,看我得意忘形的样子,也不禁善意提醒到:最关键的就是看到你身心一天天好起来!
那个时候,我竟然喜悦得诉说自己的“药方”,忘了自己的初衷是“治病”的。
那个时候,我接触了佛文化的一些知识:从看陈大惠先生关于传统文化宣传的视频、净空法师的讲座和《了凡四训》。
大概是六年前吧,冥冥中,我受到一种感召,缺了附近的博山正觉寺,在那里寻到了佛家的经典——《地藏经》和《楞严经》。在这之前,我已经把《金刚经》等作为一种文集背的有些熟了。但是我知道这种背诵还是字面上的,至于其中的深意我懂得践行得太少,甚至有时是背道而驰。
六年多的时间里,佛经几乎是寸步不离。
作为一名教师,书写是如影随形的。字写得不好,常常触痛自己的神经。两年前,开始利用周六的一个半天,跟着高老师学习花鸟写意画,于是重新接触到毛笔字的练习,因为画幅中有题字。画是初学,从难看到慢慢像样些。字不是初练,却也难看。
高老师是个崇尚勤奋不太重视天赋的人,也激起了我继续练好毛笔字的信心。
虽然现在,我一只眼睛几乎失明,视觉上常常出现错位,每次练习笔画和结构,大概要多付出一些。笔画结构写的不对,笔势不到位,一次不行两次,才有了上百次才觉得像样些。
写着一个字的时候,常常想到自己的人生,常常想到自己读过的书和做过的事情。一遍遍把字写好,也体现了自己努力上进的决心。
以前练毛笔字,是以字转心,让心静下来。自己的字,写的只有粗疏的结构上的可以,可见心境提升的程度没有真正落实到细腻处。现在写的时候,感觉到心境和字体笔画笔势都在慢慢优化,这是一个以心转境以境转心的互动。